
太阳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同学们带有手表吗?带手表是干嘛的呢? 2、生:计时 3、师我们为什么计时? 二、时间概念的发展 1、采集时代 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农业时代 为了耕种的需要,使用了时间单位:年、月。 社会制度的发展,细分出了时间单位:时辰(中国)、小时(埃及)。 时辰的划分以及时辰的应用。 埃及人对小时的定义。 师提问:古埃及人将夜晚划分为多少小时?将白天划分为多少小时?将一天划分为多少小时?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白天的1个小时与夜晚1个小时是否相等? 生答。 3、工业时代 机器和工厂的诞生,需要更加细分的时间:分、秒。 三、计时工具的发展 1、太阳钟:最早的时钟。 2、水钟、沙钟:解决了夜晚和阴雨天不能使用太阳钟的问题。 3、摆钟:开启了现代钟表时代。 4、机械表:钟表从此可以便捷携带。 5、石英表:误差已经十分微小。 四、太阳钟 1、圭表 师问:圭表的作用是什么? 生答:计时。 教师介绍圭表的结构。 师问:圭表的制作原理 生答:随着时间的变化,日影的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光阴”一词的来源。 2、日晷 师问:日晷的作用是什么? 生答:计时。 师问:日晷的制作原理 生答:随着时间的变化,日影的方向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师介绍简易日晷和地平日晷,并揭示它们的不足。 讲解赤道日晷的结构。 观看“赤道日晷”视频。 师生共同总结赤道日晷的特点: ①晷面与赤道平行,上面朝向正北。 ②晷针与地轴平行,与晷面垂直。 ③晷针与地平线夹角等于当地纬度。晷面与地平线夹角等于90度-当地纬度。 ④春分之后(夏季) 看北面(上面),秋分之后(冬季)看南面(下面)。 ⑤无论北面南面,影子始终在下半圆。 四、劝惜时 1、惜时小故事。 2、师生共同回想惜时名句。 四、拓展 太阳钟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1、学生随意说 2、观看《时光捕手:日晷》片段(3分钟)引用于“2049日报”。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