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18603

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4205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1年,中国特色,PPT,18张,课件,道路
  • cover
中考备考--考点系统复习 八年级考点清单梳理 中国近代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主题线索归纳] 一个决策:改革开放。 一个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个蓝图: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考点1:伟大的历史转折 考纲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意义 背景 经过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时间 内容 意义 地点 1978年12 月 北京 (1)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2)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 背景 内容 完成 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2)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考点2:经济体制改革 考纲要求: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意义 原因 目的 进程 特点 性质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使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尝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些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实际的政策,受到农民的拥护。 (2)全面实施:在中央的肯定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士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民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方。 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1)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 (2)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 法律依据 内容 中心环节 影响 所有制形式 管理体制 分配方式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1984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