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29922

人教版(2019)高中政治 选择性必修3 第7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课件+学案+练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2424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学会,学案,课件,推理,类比
    (课件网) 课时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时作业15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一、选择题 1.“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冰冷的石块,石块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锤击铁块,铁块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这一推理属于(  ) A.演绎推理 B.联言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纳推理 2.“某甲会英语、某乙会英语、某丙会日语、某丁会法语,而他们都是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根据上述情况,若运用归纳推理,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W厂有的厂级领导干部会英语 B.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 C.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外语 D.W厂的厂级领导干部都会英语、日语和法语 3.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求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是否比玉米品种B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这样来安排实验,即(  ) A.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 B.在甲地种A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品种玉米 C.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 D.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 4.我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少。这里运用的是探求因果联系方法中的(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共变法 D.剩余法 5.如果从某只口袋中第一次摸出的是一个红色玻璃球;第二次摸出的是一个蓝色玻璃球;第三次摸出的是一个绿色玻璃球;第四次、第五次摸出的都是白色玻璃球,那么,我们即使不再继续摸下去,通过归纳推理也可以得出结论(  ) A.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红色玻璃球 B.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白色玻璃球 C.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绿色玻璃球 D.这只口袋中的东西都是玻璃球 6.Y现象一直据信是引起Z现象的原因。某研究者注意到,X现象总是先于Y和Z现象出现。因此,他假设,引起Z现象的原因是X而非Y。以下哪项进一步的观察结果,能最有力的支持该研究者的上述假设(  ) A.在X出现但Y不出现的情况下,X出现后Z通常也出现 B.在X出现后Y也出现的情况下,Z通常随着Y出现 C.在Y出现但X不出现的情况下,Z通常随着Y而出现 D.在Y出现但Z不出现的情况下,X通常先于Y 7.人们很早就知道,种植豌豆、蚕豆、大豆等豆类植物,不仅不需要给土壤施氮肥,还可以使土壤增加氮,而种植其他植物就没有这种现象。研究发现,豆类植物的根部有称作根瘤的突起物,其他植物没有。由此,人们得出结论:豆类植物的根瘤能使土壤增加氮。人们运用的是(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 D.剩余法 8.“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就很难再关进去”是_____。(  ) A.联言判断 B.选言判断 C.假言判断 D.三段论 二、非选择题 9.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从科学思维的角度,分析宋人“身为宋国笑”的原因。 课时作业15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1.解析:从“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等许多能够产生热的若干个别情况,概括得出“运动能够产生热”的一般性结论,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D项符合题意,应入选。A、B、C三项不合题意,应排除。 答案:D 2.解析:归纳推理对一些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断出一般性的结论。题目中:“英语、日语和法语”相对于外语来说都是个别与特殊。因此选择C项。 答案:C 3.解析:求异法要求在同一条件或同一场合下,甲地、乙地条件不同必须要求两种玉米种子在同一块地中播种才能相比较。因此选择A项。 答案:A 4.解析:题目中大量—多、不那么多—不那么多、很少—少,体现了一现象发生一定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