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36968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0课 皮影戏 苏少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23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0课,皮影戏
  • cover
《皮影戏》教案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皮影戏》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17、18课《剪纸》学习剪刻方法的基础上,将平面的剪纸制成会活动的影偶,主要是做皮影、演皮影。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本课通过欣赏皮影表演、皮影人物图片、传统皮影制作步骤等等,让学生掌握皮影戏在表现内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能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积极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共享皮影艺术的绘画、雕刻、演唱、动作之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学习,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积极的拓展和重大的进步。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与多元文化观相提并论。由于皮影戏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蹈、表演于一身,其内容可谓博大精深。 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较一、二年级观察、造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皮影戏是一种特别夸张有趣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很感兴趣,然而它又离学生的生活很遥远,很多学生几乎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皮影戏。为了降低学习难度,老师可以准备相关素材在学校网站,让学生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收集有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及上网浏览信息的能力,也可以自己在家主动学习。看皮影戏、浏览相关网站,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课堂中就能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深入理解皮影在表现内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把握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征、动态特点和人物的服饰特点,表现出一个皮影人物形象。 《皮影戏(绘画)》一课,通过自我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感受皮影的美丽,更能感受其浓厚的人文内涵。 教学方式、手段: 1. 多给学生感悟皮影戏人偶的机会,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理解皮影戏的独特魅力。 2. 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形成创意,能在把握皮影人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现。 3. 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与生活,渗透人文知识,通过展示皮影戏在传承流传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了解皮影戏的特征。 4.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在本课中特别强调课前看皮影的自主学习。 5. 灵活应用影像、范画、游戏、音乐等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6. 通过“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的过程,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求知欲。 教师准备: 牛皮纸、PPT课件、教师范作、作业展示画册、各种皮影人偶道具。 学生准备:勾线笔、胶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皮影人物的独特艺术特点,能自由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从表现皮影影人中得到启迪和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皮影的热爱。 教学重点:把握皮影人物,五分脸、眉眼长相连、身体七分侧、剪纸镂空式服饰纹样等造型上的特点,学画动态皮影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在把握皮影人物造型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主观创造,画出具有传统气息又有自我创造的皮影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导入 上课起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表演,请欣赏!。 音乐响起,教师表演皮影戏。 看谁来了?学生回答。 没错,就是他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还带了一些新朋友和大家见面,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物吗?学生回答。 是的,没错。这就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形式“皮影戏”。(板书)今天就跟着郭老师一起走进《皮影戏》的世界,画一画这些经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