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37152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第16课 老人和儿童-苏少版

日期:2024-06-0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225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16课,人和
  • cover
课题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 第16课《老人与儿童》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找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并尝试用语言表述出来。 2、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老人和儿童,展示生命的历程。 3、感受老人和儿童之间的友善和关爱,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尊老爱幼的情感。 重点与 难点 重点:能观察发现老人和儿童之间的的外貌、动作及神态的的不同特征,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老人和儿童。 难点:绘画表现能体现情趣化和个性化,画面能体现出老人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爱。 教 学 过 程 活动板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 积累 让学生尝试作业 部分学生尝试画老人和儿童。 学生画一画老人和儿童,教师收集作业! 核 心 过 程 核 心 过 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人的成长过程 2、揭示课题《老人与儿童》 我们每个人都从小长大,都会慢慢变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和儿童》,学习用画笔表现老人和儿童在一起的快乐情景。 看图片了解人的成长过程。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学生看图片对人的基本生命历程有个了解,从而揭示本课学习任务《老人和儿童》。 二、指导点拨,由扶到放。 1、比较老人和儿童的外貌特征 (1)出示两张照片(一张老人,一张儿童) 对外貌进行比较:皮肤、眼睛、头发…… 提醒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图片上来讲老人的特征,还可以从生活中来找! (2)出示老人手的照片(皮肤的延伸) 看到照片中的老人的手你有什么感想? 再摸摸自己的手,进行比较。 小结:小朋友们像幼芽一样稚嫩,而老人的脸上都留下了岁月的刻痕! 2、比较老人和儿童的姿态动作 (1)出示两组老人和儿童的动态照片,说一说老人和儿童的姿态动作的区别 老人:背弓起来了、动作变缓…… 儿童:动作灵活、活泼好动…… (2)模仿老人说话和走路。 模仿过程中注意强调老人的特征,再次进行巩固。 3、体验幸福 (1)生活中见到的场景:出示两张照片,老人牵儿童,儿童扶老人。 小结:这样的场景太让人感动了,这是一种爱的传递,老人爱儿童,儿童敬老人。 (2)分享身边的幸福时刻 说一说和老人一起的快乐幸福的事,你和认识的或不认识的老人之间的动人瞬间。 小结:在老人眼里,你们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平时看来不起眼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其实都是老人对你们深深的爱。 4、学习创作 (1)教师说经历进行示范 教师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示范半身像构图。边示范边进行讲解,提醒学生每个老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2)出示两张范作 展示两张全身构图的完成作品,强调同样的动作在不同情境表现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可半身像,也可全身,还可以加上背景! 5、欣赏同龄人作品 (1)看一看:其他小朋友表现了什么内容?他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 小结:这些画不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温馨又和谐的场面,而且把老人和儿童的特点给表现出来了,画面充满了友善与关爱! (2)找一找:出示课前部分学生作业,寻找问题。 问题:构图太小:要画大一些 满脸都是线条、点:创作要有取舍,表现特征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画面的美感。 对比看老人和儿童的外貌特征,并说一说各自的特点。 看出老人手上的皱纹和老茧。 感受老人的辛劳。 学生对老人和儿童的姿态、动作进行比较,并说一说。 学生模仿老人 学生看图说一说感受 相互交流和老人之间的幸福时刻。 语言表达不仅要描述和老人的幸福瞬间,还要抓住老人的特点。 学生学习创作方法,掌握要领。 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和表现方法来进行欣赏,并相互交流。 学生找课前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强调构图等要求。 带领学生通过两张照片进行对比,更明显、容易找出老人的特征。 看手的照片和摸自己的手,感受到区别之大,明白正是老人们的辛苦付出,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