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39656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1 折形状

日期:2025-11-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21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形状
  • cover
《折形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构成物体的四种基本形状:椎体、柱体、台体、球体。 2、能说出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能使用恰当的语言 描述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举例说明它们带给人们的启示。 体验与人合作的乐趣,愿意与人合作。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到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难点:控制好不同形状的纸筒的承受力对比实验的变量。 教学准备: 教师:熟鸡蛋2个,实验记录表,课件 学生:A4打印纸,双面胶,透明胶,四个半圆形蛋壳,课本,笔等。 学生分组:6个学生一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一名同学专门负责一本本认真地放书,6名学生均是操作员。每个小组1张实验记录表,4张A4打印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疑导入。 大自然充满着迷人的色彩和神奇的魅力,很多动植物更能带给人以启迪。 1..出示郁郁葱葱的树木,树干是什么形状的呢?这里还有很多诱人的果实呢,你们看,草莓是什么形状的?西瓜呢? 讲述:我们对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大多数物体分别由这四种基本形状构成的,出示四种基本形状:柱体、锥体、台体、球体。 3交流:同学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欣赏国内外不同风格的建筑,谈话:这些建筑包括了刚才认识的哪些形状?.建筑师们把这些形状进行了巧妙的设计组合,除了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造型,你觉得形状还有什么作用? 提问:支撑凉亭和长廊的柱子有的是圆柱体的,有的是立方体的,它们除了造型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之外,设计师在设计建造时,是否考虑到它们承受力大小方面也有差别呢?对于这个问题,你们想不想研究研究?   4.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板书课题--《折形状》)。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今天的研究让我们先从一张纸开始吧|。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将一张A4的纸怎样立在课桌上,并把一本科学书托起来呢?而且还要让书离桌面15厘米以上? 2.学生思考后来回答(折成纸筒) 3教师根据回答:出示相应的一个纸筒,演示。 提问:纸筒还可以折成别的形状吗?再想想看。 4.认识不同柱体,提出探究问题。   (1)出示一组柱体(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体),比较、认识这些柱体。 (2)预测: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这些柱体,谁的承受力可能最大?说说你的想法。 请每组同学将自己对四种形状纸筒承受力大小的预测结果填在实验记录单相应的表格中。(承受力大小依次用1234序号表示)。 (3)师讲述:大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怎样才能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呢?老师发现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心动不如行动,下面我们就利用折形状的实验来验证。 (各组领取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表: 纸筒的形状 承受力 预测 实际 三棱柱 ? ? 四棱柱 ? ? 六棱柱 ? ? 圆柱 ? ? 结论:承受力最大的是(?? ???)纸筒,因为( )。  2.以柱体为载体,自主探究活动。 (1)请每组同学分工合作,分别折出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纸筒,用16K纸,可以两个同合作折一个纸筒。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本次实验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出示实验要求: a.纸质一样,纸的大小一样,粘纸的胶一样; b.我们统一用纸的宽作为纸筒的高; c.粘纸时重叠的宽度要一样,纸的缝隙粘牢固,纸筒上下两边要平; d.实验用的书本要相同。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放书本是要对准纸筒中心,以防倾倒; e.每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因为纸筒被重物压皱后,承受力大幅度下降,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f.记录课本数量时要注意如加5本书倒塌记承受力为四本书。 g.各小组要把每次实验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 (5)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