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物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实物的联想 类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以学生生活中多种常见的物品,作为联想的契机和出发点,通过视觉接触、欣赏感悟、多维想象、创造表现等步骤,巧妙地利用实物的重组、拼凑、堆积来进行联想,创作出有趣的造型来。这不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也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教学资源。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还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引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学生情况: 五年级的学生已不满足于单纯想想、画画,更多地追求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更趋向于理性化,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作品表现上更具有条理性,已能进行简单的平面或立体造型。本课着力于思维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力求使思维发展与动手实践完美结合。 教学方式、手段: 1. 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 给予学生更多感悟、联想的机会,通过观察、联想、体验、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开展实物联想创作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及图片等。 学生准备:实物、双面胶带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实物联想的方法及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组合法来进行联想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艺术的角度来感受实物联想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实物,通过对实物外形进行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挖掘蕴含其中的新形象美。 教学难点:实物联想新形象的表现,以及对新形象的评述如何更具趣味性。 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 激发兴趣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带着两个问题去仔细看 1、视频中的两个人在干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老师把它们变成什么呀? 生:糖果 生:叉子 生:。。。。。。 师:糖果,木柴,土豆,叉子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用品,经过艺术家联想以后,创造出了有趣的新形象,像这样把一些实物经过巧妙地组合变化,再加上我们的联想,使它们变成另外一种有趣而有趣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实物的联想”。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实物联想的世界,去感受一下联想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首先从视频导入,学生的视线一下子被实物组合后的新形象捕捉了,教师的追问为学生思维的快速激变、意象联系提供了通道。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体会到艺术创作及艺术享受就如穿衣、吃饭一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同时由外形相像,很容易切于联想的内核,使学生在视频中,领略实物联想的魅力。 二、欣赏大师作品 感悟实物联想的魅力 师:提到实物的联想,不得不提到一位艺术家,他就是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先来看看他的照片,在这张照片上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地方? 生:毕加索的手指特别粗大。? 生:他的手指是用面包拼组起来的,很逼真有趣! 师:?毕加索是个很有想象力的画家,他在1952年和摄影师合作拍摄了这幅照片,轰动一时。后来这种面包就被叫做毕加索面包,在中国叫手指面包。?毕加索和其他艺术家们还设计制作了很多实物联想用来装点人们的生活,艺术化了的事物联想就叫做“装置艺术”。 师:瞧,这幅毕加索的作品,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你觉得作品怎么样??生:它是由自行车坐垫和车头组合拼接成的,特别有创意!?生:它抓住了牛头的特征,所以很精彩。 (多媒体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 师:在斗牛王国西班牙这个美丽的国度里,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位艺术家,他就是毕加索。现在你们从他的这件作品《牛头》中能发现一些什么很特别的东西吗? 生:牛头是由车龙头和车座组合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