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45965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复习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2704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仁爱,九年级,上册,化学,专题,化学变化
  • cover
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都不变 B.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C.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D. 催化剂可以提高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处粉末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 B. 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若a处粉末是硫粉,b处应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D. 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将100mL双氧水均分成甲、乙两份,仅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B. 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 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 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与二氧化锰无关 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 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 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 因为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因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稀有气体能做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 C. 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D. 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就不会产生氧气 “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两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两者混合会生成有毒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NaCl中的结构示意图为 C. 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D. “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不能混合使用 一定条件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2 27 4 8 反应后质量 待测 8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1:5 C. 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下列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冰受热融化为水后质量不变 B. 煤燃烧后质量减轻 C. 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大 D. 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原高锰酸钾质量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 C. 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D. 守恒观: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乙硫醇,乙碳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B. C. CO D. 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C. 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D.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g红磷在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3g五氧化二磷 B. 完全电解10g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仍为10g C. 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和煤的质量相等 D. 10g水完全汽化后仍为10g水蒸气,所以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 C. D.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若使16g硫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硫 A. 16g B. 32g C. 64g D. 8g 相同质量的C、、CO和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的质量最少 B. C消耗质量最多 C. 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 D. 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二、填空题 比较和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酒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