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49957

必修2 3.3 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 第2课时 教案

日期:2025-10-2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572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信息系统,数据,输入,2课时,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修2 第3单元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3 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 第2课时 本节围绕“图书数据录入”这一项目展开,学习制作信息录入页面,建立信息系统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并将用户输入的信息插入到数据库中。本项目主要包含“制作图书录入的交互页面”和“将图书数据录入数据库”两个任务。在使用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同学们的借阅活动之前,需要将图书信息和学生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数据。任务中,以HTML+Python+Access作为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展现数据从信息系统输入界面进入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理解信息系统数据访问的基本过程。 能够描述用户输入信息存储到数据库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理解数据库数据录入的代码。 教学难点: 理解数据库录入的代码。 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图书录入的交互页面,完成了添加图书录入表单元素和添加图书录入提示两项活动。用户在HTML页面的表单中提交了数据,这些数据是如何由信息系统应用程序提交给数据库并予以存储的? 学生讨论数据如何提交、存储。 导入本课,引导学生思考数据如何提交,存储。 活动1连接图书数据库 图书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实施管理,那么应用程序要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连接。我们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中访问某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时,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请同学们画流程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同学们将自己做好的流程图的过程与下列代码进行对比,理解代码中各命令和参数的意义。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视化操作界面中访问某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时,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请同学们画流程图来表示这个过程。 理解图书数据库如何连接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信息系统的过程 在实现数据库连接之后,大家是否了解了用户与服务器之间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呢?请大家总结一下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信息系统的过程。 总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信息系统的过程。 1.用户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地址,浏览器根据地址向Web服务器(或称应用程序服务器)发起访问应用程序的请求。 2.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提交的网址查找应用程序文件,如果Web服务器找到了文件,就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如果没有找到文件,则默认给用户返回一个404错误(表示文件不存在)。 3.如果用户请求的应用程序文件要求访问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就向数据库服务器发起访问请求。 4.数据库服务器根据Web服务器发来的请求,向Web服务器返回操作结果或是数据集合,再由Web服务器根据应用程序文件的要求进行相应处理之后返回给浏览器供用户浏览。 引导学生总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信息系统的过程。 活动2:插入图书数据 在活动1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连接数据库,了解了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如果学校新购入一批图书,管理员要将这批图书的数据录入到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这时候要怎么操作呢? 向数据库中手工录入数据时,首先要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然后打开相应的数据库,找到确定的数据表,最后一行一行录入数据。那么利用代码录入数据应该是什么步骤?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流程图。 请参考手工录入数据的过程,解释以下各行代码的意图,并修改程序中红色部分的代码,使其能够录入完整的图书信息。 讨论如何将图书数据录入数据库。 理解如何将图书数据录入数据库。 运行程序,打开数据库中的图书表,检查数据是否已被正确录入。 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我们运用了SQL也就是结构化查询语言。这是数据库的标准语言。SQL语言功能很强,但表达很简单,用户只需要告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