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54009

14《 山水画的意境》2课时课件(共42张PPT)+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日期:2024-04-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471697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检测,同步,导学案,教案,42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 2.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概述文章内容。 重点难点: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阅读众多文人雅士的诗赋佳酿时,不难发现写山水之情、归隐之乐的诗词数不胜数,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山水诗的背后描摹的山水画到底是何意境。让我们跟着李可染一起,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二、预习交流 1.作者介绍。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画家。他是画家齐白石的弟子,自幼喜爱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2.字词检查。 (1)订正字音。 惆怅(chóu chànɡ)  真挚(zhì) 渲染(xuàn) 身临其境(lín) 胸有成竹(xiōnɡ yǒu chénɡ zhú) 朝朝暮暮(zhāo) 浮光掠影(lüè) 气概(ɡài) 暮霭(ǎi) 赋予(yǔ) 颐和园(yí) (2)词语连线。(PPT) (3)词语辨析。 “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都可以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三、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搞清楚本文论证思路。 明确: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总领全文。 然后具体阐述什么是意境及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通过对诗歌意境的举例分析来论述。 最后阐述怎样获得意境,强调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这就需要画家身临其境,长期观察。结尾说明意境与意匠的关系,强调要苦心经营意匠。 2.划分层次,写出大意。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点明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二部分(2-4):具体论述什么是意境、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第三部分(5-10):怎样获得意境。 四、课堂小结 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接着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思路和结构。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分析句子,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探究意境和山水画的关系。 二、内容探究 1.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点明作者的观点,揭示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什么是意境?第二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突出问题的答案。 3.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要寓情于景。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