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54428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6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人教,统编,高中,必修,中外
  • cover
人教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34小题) 1.历史上某些时期,国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大变革”。下列叙述中不能称为“大变革”的是(  ) A.商周之际,方国变为封国 B.三国时代,统一走向分裂 C.战国时期,分封变为郡县 D.清末民初,专制走向共和 2.据考证,商朝可辨别的方国有150余个,方国大多是聚族而居;西周共有71个诸侯国,诸侯国人口结构复杂,由周人、土著居民、外迁殷人以及其他附属国的部族混合而成。这反映出(  )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 D.西周统治区域的扩大 3.美国学者伯恩斯和拉尔夫合编的《世界文明史》指出:“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思想家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他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 B.西汉时期武帝确立儒学独尊 C.南宋时期朱熹提出“格物致知” D.明朝后期李贽提倡个性自由 4.《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B.以法治国 C.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D.加强君主集权 5.“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这称赞的是(  ) A.夏朝的建立 B.武王兴兵伐纣 C.战国兼并战争 D.羸政统一六国 6.秦王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十分鲜明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后分封制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B.中央集权开始成为政治制度的主流 C.此后世袭制在政治制度中消失 D.彻底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7.董仲舒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办太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才孝廉”等,得到汉武帝的采纳并付诸实施。这些主张的实施(  ) 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的政治要求 C.结束了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 D.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8.董仲舒提出了“尊天之道”,把“天”看作是“百神之大君”,天子“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天”是更为根本的“衣食父母”,“为人君者,其法取象于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 A.蕴含了儒生限制君权的要求 B.保证了汉代政治的良性发展 C.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反映了儒生改变自身地位的愿望 9.唐代经皇帝批准的宰相政事堂会议形成要点即“词头”,“词头”交中书省的低级官员舍人起草。若“词头”有误,舍人可以将其封还,并附状说明理由,“奏而改正之”。这主要说明(  ) A.中书省侵夺了门下省之权 B.政令的草拟有固定的程序 C.三省内部决策彰显民主性 D.舍人理政对皇权形成制约 10.隋朝初年,废除了地方长官辟举本地士人担任官吏的陋习,明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连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这说明(  ) A.科举选官制度由此初步形成 B.门阀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C.本地人不适合担任本地官员 D.君主专制逐步得到强化 11.《新唐书》中记载唐朝后期:“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削弱了中央集权 C.加强了皇权 D.分割了相权 12.下列诗篇未反映白居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