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6429

游恒山记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34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游恒山
  • cover
游恒山记 教学目标:1、积累“翳”“策”“跻”等实词的含义。 2、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体会其条理分明的记游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朗读课文,做到读准音,读顺句。 2、借助资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3、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 谈话导入:有这样一部著作,这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一部我国地理学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记 》。多媒体展示作者及文字图片资料。 二、 疏通文意 1、 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这一学习任务。 2、 交流在疏通文意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由组长汇报,组员补充。班际间解决。 三、 合作探究 1、 速读课文,划出作者登山所经过的地方,并绘制作者登山示意图。 明确:作者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示意图略 2、 划出文中标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3、 细读文章第三段,说出作者的观察角度,写景顺序。 明确:观察角度为俯视,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写景顺序为:按照北—南—西--东的空间顺序来写景,并且是由远及近的。 多媒体展示恒山图片,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4、 划出课文中写徐霞客登顶经过的文字,体会其所拥有的精神。 明确:课文第二段“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久之棘尽,始登其顶。这是写作者登顶经过的文字。 从登顶经过充分表现了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5、 小结: 这篇文章清晰地介绍了作者的游踪,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险,不怕辛劳,勇于踏勘实践的精祌。 四、 迁移拓展 1、 查阅资料,探究“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这种现象的成因。 2、 利用图书馆,阅读整本的《徐霞客游记》,写好读书笔记。 【基础知识精讲】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风翳(yì)净尽 无攀跻(jī)劳 虬(qiú)松 萦(yíng)回 杰坊(fāng) 官廨(xiè) 拾(shè)级 庑(wǔ)门 穹(qióng)碑 攀蹑(niè) 仰眺(tiào) 槎(chá)枒(yā) 辄(zhé)断折 若堕(duò)洪涛 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尽 俯瞰(kàn) 山麓(lù) 龙山西亘(gèn) 比肩连袂(mèi) 下扼(è)沙漠 不啻(chì) 崖隙(xì) 二、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