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69170

沪科版物理必修一4.2《怎样分解力》说课稿

日期:2024-05-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77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科版,物理,必修,怎样分解力,课稿
  • cover
《怎样分解力》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怎样分解力》,本节课选自沪科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一节概念课,计划一个课时完成,下面请允许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怎样分解力》是在学生学习了前一章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及本章力的合成之后编排的,因此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到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技能和方法论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是力的分解的方法,涉及到按照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和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确定分力的大小。从整个高中物理力学知识体系来看,分解法是处理矢量运算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从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所以说本节内容是整个力学知识体系的核心之一,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我设计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正确理解力的分解的定义,明白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一个互逆的过程,认识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有无数组解。 (2)知道力是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并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根据几何关系求解分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过程中观察合力与分力关系,会分析物体受力及作用效果。 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力的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分析观察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分解方法对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特别是为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我确定本节的重点内容为:力的分解方法。 2.教学难点: 目前学生的主要困惑是:如何正确分解一个已知力?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内容确定为: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四、教法与学法 在教法上采用实验演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方法。学法上让学生观察实验、实验探究、分组交流等,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发现成功的喜悦。 五、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已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方法,并通过力的图示法认识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六、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为使本堂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视频播放) 为什么人从绳子的中间用力拉时能够容易把车拉动呢?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力的合成,便于学生学习新课。 2.提出问题:力的分解应如何进行?结论: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如何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呢?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分解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使学生明白已知一个力,如果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作出无数多个分力。如果给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的答案能唯一确定吗? 4.探究一(演示实验) 观察在斜面上的小车,其重力产生的效果。 步骤一:?倾角不变情况下,在小车上放一钩码,待稳定后引导学生观察。 步骤二:在小车重力不变情况下,改变倾斜角,引导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用软的薄板做斜面是使小车重力压斜面的效果更加的明显;用弹簧是让学生更容易观察小车重力产生沿着斜面向下滑的作用效果。 课堂训练:已知一个力,根据这个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分力的大小。. 目的:让学生及时的应用知识。 5.探究二(分组实验) (1)设问:如图,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