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494441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教案-1.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粤教版

日期:2025-11-0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8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案,-1.1,计算机
  • cover
第一章 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 1.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计算机解决问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算法与程序设计更多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因此,本节从历史故事“韩信点兵”问题着手,让学生尝试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试图从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概括出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从而运用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计算机解决问题都是模仿人解决问题的。本节课还涉及到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到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尤其是第二节“信息的编程加工”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接触到VB程序设计语言,初步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独特魅力,对计算机程序、程序设计语言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数学中已经学习了算法,所以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很想一展身手,体验编程的乐趣,检验自己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运行出正确结果。强烈好奇心性驱使他们想进一步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人类是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②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③归纳人类解决问题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异同。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历史故事“韩信点兵”问题,分析判断出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学会举一反三; ②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解法分析,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要盲目的动手操作,而是先经过分析,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明确的解决方法以后才开始着手解决。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体验编程带来快乐的同时,让学生正确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对我们学习、生活带来的诸多魅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素养观。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 2、难点 ①人类解决问题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异同; ②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以历史故事“韩信点兵”问题导入课题,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并以为此历史故事为例,先让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解决这道题的,概括出自己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进而把人解决问题的步骤运用到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会知识的迁移。在利用计算机解“韩信点兵”问题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加深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突出强调了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性,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思想与算法。通过对比算法与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充分理解算法对程序设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学中运用了探究、讲授、交流、合作学习、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韩信其人。 故事介绍: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