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496443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学案 含答案(3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9次 大小:2141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必修,人教,新人教,打包,3份
    第9课 劝学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就是说“学”是实现大志、成就大才的关键所在!因此,古往今来,劝勉人们学习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礼记》有言曰:“学,然后知不足。”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中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1.走近作者 生平经历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主要作品 他“序列著数万言”,编为《荀子》,其中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 2.背景解读 荀子的人性论是荀子思想的逻辑起点。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劝学》正是体现了荀子的这种思想,强调后天学习对人的教育作用。 3.相关知识 《劝学》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劝”是“鼓励”的意思。《劝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原文相当长,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问题。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本文节选自原文前一部分,节选部分在原文中是不连贯的,但各段的内容基本上是完整的。 4.文化常识 【君子】 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也是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性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例如: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金】 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跬步】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例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识字注音 木直中绳(zhòng)  以为轮(róu)  槁暴(gǎo)(pù) 砺(lì) 参省(cān)(xǐng) 须臾(yú) 跂(qǐ) 生非异(xìng) 跬步(kuǐ) 骐骥(qí)(jì) 驽马(nú) 锲(qiè) 镂(lòu) 螯(áo) 靛青(diàn) 2.通假字 (1)木直中绳,以为轮 “”通“煣”,使弯曲。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表示重复或继续。 (3)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完成以下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已:停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第一个“于”是“从”的意思,第二个“于”是“比”的意思 (3)以为轮,其曲中规 以为:在这里是“把……做成”的意思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绳:墨线 直:变直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就:动词,接近、靠近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 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2.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从蓼蓝中取得,却比蓼蓝颜色(更)深;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状语后置句) (2)以为轮,其曲中规。 译文: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符合圆规。(省略句) (3)虽有槁暴,不复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