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504325

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 第3课《(听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2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文艺,五年级,音乐,下册,3课,(听赏)瑶族舞曲
  • cover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湖南文艺-出卷网- 教学年级:五年级下 教学设计思想: “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一直是大多数音乐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将抽象的艺术环境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知识含量庞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 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从去年开始开设音乐课,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及参与表现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能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情绪,说出自己的感受。 3.能够熟悉作品的第一部分的二个主题,并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教材分析: 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在五年级全面学习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本节课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二个主题。 教学重点:欣赏并熟悉《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的二个主题。 教学难点:能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碰铃 沙锤 串铃 电子琴 二胡 教学方法:聆听欣赏法、实践体验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什么乐器?下面老师演奏一曲,怎么样?(师演奏《赛马》片段) 有人听过刚才老师演奏的这首曲子吗?刚才老师演奏的是我国二胡经典乐曲《赛马》中的片段。其实,在我国音乐中,民乐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之前老师让同学们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瑶族的资料,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同学们资料都搜集的比较全面。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瑶族舞曲》是由作曲家彭修文以瑶族的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改编的。 二、初听感受 (视频)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民族管弦乐《瑶族舞曲》并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瑶族人民在载歌载舞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 全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三个部分)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再观看视频的同时,同学们可以看一看你认识其中哪些乐器??(播放民族管弦乐版的瑶族舞曲视频) 边看视频,边介绍民族管弦乐的主要乐器并请同学回答问题。 简单介绍管弦乐《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复三部曲式结构(A→B→A’) 分段聆听 欣赏第一部分抒情主题 (1)第一主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抒情的) (2)学唱第一主题旋律,并抽同学演唱互相点评。 (3)听第一主题出现几次?(三次)每次出现都有什么不同?(速度和力度都发生了改变)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抒情、安静的画面,乐曲用抒情的旋律 表现了能歌善舞的 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2、欣赏第一部分欢快主题 (1)第二?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第二主题在速度和情绪上跟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快速、粗狂豪放) 四、参与表现 1、介绍打击乐 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件乐器,碰铃、沙锤、串铃(边展示乐器边介绍和范奏乐器) 2、节奏练习 (1)第一主题伴奏型 碰铃 沙锤 X 0 ︱ X O | (2)第二主题伴奏型 串铃 X - | X - | 3、演奏活动 (播放《瑶族舞曲》第一部分音乐) 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无乐器的同学用手拍打节奏。 五、总结 师:在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五十六多娇艳欲滴的花朵,今天我们只采摘了其中一朵,《瑶族舞曲》带我们走进了古老的瑶家山寨,让我们领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