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114

模块二 古诗词赏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423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模块,古诗词,赏析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模块二 古诗词赏析 课标考点 1.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 能够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应知应会 一、把握文学常识、诗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可把必读必背的34篇按内容及感情归类) 1. 爱情诗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唐朝李商隐 (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朝 李商隐 (3)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4)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2. 思乡诗 (5)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唐代王湾 (6)天净沙·秋思(这是一首曲,枯藤老树昏鸦)元代马致远 3. 忧国之愁、亡国之恨 (7)春望(国破山河在) 唐代杜甫 (8)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唐代杜牧 (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 4. 离别诗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唐代 王勃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寄别诗,杨花落尽子规啼) 唐代李白 (1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唐代岑参 5. 向往田园生活 (1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宋代陆游 (14)饮酒(结庐在人境) 东晋陶渊明 6. 报国的忠心和豪情壮志 (15)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1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宋代范仲淹 (17)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18)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唐代李贺 (19)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南宋文天祥 7. 表达乐观向上的博大胸襟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唐代刘禹锡 (21)观沧海(东临碣石) 东汉末年曹操 (22)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清代龚自珍 (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2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干) 唐代李白 8.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唐代杜甫 (26)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唐代 白居易 (27)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是一首元曲, 峰峦如聚)元代张养浩 9. 即景抒情和借物抒情 (28)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哲理诗,飞来峰上千寻塔)宋代王安石 (29)望岳(岱宗夫如何) 唐代杜甫 (30)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唐代 杜牧 (3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唐代韩愈 (32)使至塞上(也是边塞诗,单车欲问边) 唐代王维 (3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南宋晏殊 (34)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唐代 自居易 二、把握各层大意,理解句意,把握形象、语言特点、表达技巧,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例如: 《过零丁洋》可解决如下问题。 1.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出来。 2. 用自己的话说说颈联的含义。 3. 这首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4. 你认为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你再举一个历史上类似他的人物及事例。 5.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此题为(一)的内容] 6.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l.首联写当时国家的局势(“干戈”一句,可见局势艰危)和个人心境(入仕艰难,又遭此战局,忠心抗元的人又“寥落”稀少,因而感慨万千);颔联渲染家国之哀恨(借助比喻);颈联紧承颔联进一步渲染,将昨日的惶恐、眼下的零丁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尾联表现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2.在惶恐滩上诉说着(心中的)惊惶恐惧,在零丁洋里感叹着自己的孤苦伶仃。 3.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国家破败比喻成风中的柳絮,形象生动地突出了其任由摆布把个人的遭遇喻为被雨击打的浮萍,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亡国孤臣的无所依附。 4.忠心报国,为国能慷慨赴死的民族英雄;历史上如吉鸿昌。国民党将领,为反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被害而死;邓世昌,清水军将领,与日船舰英勇奋战而牺牲;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面粉。 5.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豪情壮志。 6.沉郁又悲壮,充满浩然正气。 三、考查的题型 1. 理解默写填空。 例如:《过零丁洋》 (1) 作者在诗中用两件事写出了当时国家局势和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