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17168

第6章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同步练习(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2782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6章,4节,地理,信息技术,防灾,减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根据概念凝练,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遥感就是对地物进行遥远的感知。 (1)遥感图片就是远距离拍摄的照片。 ( × ) 提示:遥感“感知”的是地物反射或者辐射的电磁波信号,而非直接拍摄。 (2)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判定洪水分布地区。 ( √ ) 提示:通过不同时期遥感图像的对比,可以判定洪水分布地区。 概念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系统。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PS。 ( × ) 提示:GPS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4)台风中心位置的精确测量利用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 ) 提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纬度、经度和海拔。 概念3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5)地理信息技术等同于地理信息系统。 ( × ) 提示: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只是地理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知识点1 遥感技术 北京时间2020年3月24日1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据此回答1~2题。 1.利用遥感三十号06组卫星监测地面,其优点是( C ) ①探测范围大 ②获取资料快 ③不受地面条件限制 ④获取信息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遥感的关键装置是( B ) A.航空器  B.传感器 C.胶片质量  D.磁带质量 [解析]第1题,遥感信息受地面限制小,而不是不受地面限制。第2题,遥感能实现远距离识别事物,主要依靠能识别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的传感器。 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存在差异。下图为针叶林与阔叶林在不同波段上反射的电磁波能量差异图。据此回答第3题。 3.据图分析,林业部门常选用哪种遥感影像来区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D ) A.蓝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B.绿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C.红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D.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 [解析]在近红外波段阔叶林和针叶林能量反射率差别较大,比较容易区分。 知识点2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据此回答4~5题。 4.森林发生火灾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C ) A.建立火灾模型  B.绘制地图 C.交通导航  D.火灾前兆监测 5.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对地震进行监测,监测的对象主要是( C ) A.海陆分布的变化 B.地球内部岩浆的活动情况 C.地壳的运动状况 D.灾情的发展 [解析]第4题,由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防灾减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第5题,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地震监测主要是监测地壳的运动状况,从而预测地震的发生。 知识点3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输出的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回答6~7题。 6.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B ) A.数据处理  B.数据采集 C.数据分析  D.信息输出 7.与传统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能通过了解某地物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分析该地物的( A ) A.发展趋势  B.地理位置的变化 C.历史意义  D.区域地理特征 [解析]第6题,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