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 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B. 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C. 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 D. 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期间,同学们都分期分批免费注射了甲流疫苗,注射的药物和预防措施分别是() A. 抗体、控制传染源 B. 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C. 抗原、控制传染源 D. 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医生会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 从而提高其对乙肝的抵抗力。疫苗接种到婴儿体内之后,可以使婴儿体内产生相应的( ) A. 抗原 B. 抗体 C. 病原体 D. 特殊的糖类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疫苗的安全问题。下列对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 B.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C.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 D.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引起人体患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都是() A. 传染病 B. 传播途径 C. 病原体 D. 传染源 据统计,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引起的。下列疾病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痢疾 B. 肺炎 C. 脊髓灰质炎 D. 脚癣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下列属于传染源的是() A. HIV B. 患者的家人或朋友 C. 患艾滋病的人 D. 患者用过的注射器 今年春季新冠肺炎蔓延全世界,全球掀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浪潮,经研究,该病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下列关于对该病的免疫及预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 B. 医院采集康复患者捐献的血浆,原因是血浆中有大量淋巴细胞 C. 该病毒侵入肺泡细胞,首先要突破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 D. 小明一回家后,就用肥皂洗手,从预防措施来看是切断传播途径 春夏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专家认为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以及让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都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A. 讲究个人卫生 B. 保护易感人群 C. 控制传染源 D. 切断传播途径 准确分析具体实例是正确理解生物概念的重要手段,下列叙述的实例中只有一项是关于人体免疫的,这一项是( ) A. 看喜剧小品,乐得流出眼泪 B. 唾液中含有的一些酶能杀死部分细菌 C. 皮肤中有一部分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可以阻挡紫外线 D. 小肠内的葡萄糖被吸收到毛细血管中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经历, 在吃饭时, 口腔内壁有时会不慎被牙齿咬破, 但是这种伤口一般不会感染发炎, 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 你推测这种物质最可能是( ) A. 麦芽糖酶 B. 唾液淀粉酶 C. 溶菌酶 D. 抗生素 以下是人体与免疫有关的结构或物质,其中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吞噬细胞 B. 溶菌酶、吞噬细胞 C. 抗体、淋巴细胞 D. 黏膜、杀菌物质 患了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从免疫学角度来分析,急性阑尾炎引起的白细胞数量增多属于( ) A. 特异性免疫 B. 非特异性免疫 C. 自然免疫 D. 人工免疫 下列疾病中,属于非传染病的是( ) A. 肺结核 B. 贫血 C. 流行性感冒 D. 艾滋病 下列传染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禽流感 B. 灰指甲 C. 艾滋病 D. 腮腺炎 皮肤烧伤的病人经常并发严重感染,这是因为() A. 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的皮肤失去防御功能 B. 皮肤没有免疫功能 C. 细菌和病毒伤害了皮肤,使其失去免疫功能 D. 高温把免疫细胞都烧死 当人体注射疫苗后,体内抗原、抗体含量会发生相应变化,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这种变化的是( ) A. B. C. D.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