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复习课: 无机化合物检验 一、教学目标 复习物质检验中阴、阳离子检验的基本方法。 利用阴、阳离子检验的原理,认识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多种物质的鉴别操作。 在检验过程中,认识从现象到结论的逻辑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多种物质鉴别的原理,实验步骤的形成和依据现象进行的推理。 三、教学用品 多媒体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 回顾物质检验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和意义。快速引出物质检验的原则:Easy but best。 观看图片,了解物质检验要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引起兴趣,了解重要性 物质鉴别 开始复习物质鉴别:CuCl2, FeCl2, FeCl3,KMnO4,NaCl食醋,料酒(闻气味)CaCO3,NaCl(水溶性)酒精,苯,四氯化碳(水溶性+密度)NaOH,NH4NO3(水溶热效应)Na2CO3,K2CO3(焰色反应)总结:以上鉴别过程可以概括为:看一看、闻一闻、溶一溶、摸一摸,烧一烧,是比较简单的物理方法。过渡:很多时候靠物理方法不能进行区分,我们就要考虑常规的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试剂之间的反应产生不同的现象来鉴别。无试剂法:提示:互滴或两两混合观察现象是否不同。不用任何其他试剂,能否区别下列溶液:CaCl2和Na2CO3NaOH和AlCl3请写出②中的离子方程式KBr,NaCl,AgNO3和NaI 继续练习一题无试剂法鉴别题(见附1)限用一种试剂鉴别:NaCl, Na2CO3, NH4ClNaCl, BaCl2Cu(NO3)2, Fe(NO3)3, Fe(NO3)2, NH4NO3, Mg(NO3)2, Al(NO3)3, 提问:如何鉴定Fe2+,Fe3+,NH4+,Br-,I-Na2CO3, Na2SO3, Na2SNH4NO3, NaNO3, (NH4)2SO4, Na2SO4, NaBr, KI, ZnCl2总结过渡:物质鉴别的总思路:利用物质各种性质的差异设计物理或化学方法,产生不同的现象;反过来,根据所给的不同实验现象,与特定物质相关联,得出题中现象是属于什么物质,叫推断 思考,讨论,回答1、颜色不同气味不同水溶,溶解度不同水溶,溶解度和密度不同水溶,溶解放热、吸热焰色反应,火焰焰色不同(可能学生有其他答案)思考,讨论,回答不能,都有白色沉淀可以,碱滴AlCl3开始就有沉淀,AlCl3滴碱开始无沉淀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可以,两两混合看现象。巩固酸碱指示剂等稀硫酸或硫酸钠等氢氧化钠等,加热回答稀硫酸等Ba(OH)2,加热AgNO3 进一步复习和巩固阴、阳离子检验的原理,深入掌握简单的多种物质的鉴别操作,认识物质检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推断题 练习离子检验的综合推断题(见附2) 根据实验现象逐一推断肯定有、可能有、不能共有、肯定没有的离子或物质。 认识从现象到结论的逻辑分析方法 鉴定 鉴定某可溶性盐的晶体是NH4Fe(SO4)2 xH2O(见附3)(课堂进行讨论或以作业形式) 思考,讨论,设计。 提升逻辑分析能力 五、板书纪录 一、物质鉴别常用方法 原则:方法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1、观察法:Cu2+, Fe2+,Fe3+,MnO4- 2、嗅试法:特殊气味 3、水溶法:溶解度,密度,溶解热效应 4、焰色反应:Na、K元素 5、无试剂法:互滴(Al3+,OH-),互混 6、试剂法:酸碱指示剂,碱液,酸液,盐溶液 鉴别思路:物质-性质-现象-结论 推断思路:现象-性质-物质-结论 二、物质鉴定:Fe2+,Fe3+,NH4+,Br-,I- 附1: 有四瓶编号的无色溶液,分别是H2SO4、BaCl2、Na2CO3和NaCl中的一种。把编号为B的溶液分别滴入其余三种溶液的试样中,看到编号为A和C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而编号为D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则编号为D的溶液是_____,编号为B的溶液是_____。 附2: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l2、NaCl、(NH4)2SO4、KOH、Cu(NO3)2、 (NH4)2CO3、KI,KNO3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并稍加热,得无色澄清溶液,未嗅到刺激性气味。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