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课 保护宪法的实施 对公民 对国家 公民权利的 保障书 治国安邦的 总章程 坚持 依宪治国 加强 宪法监督 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为什么 怎么做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认识到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2.懂得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法律保障自己权利的意识。 学习目标 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是什么? 宪法的发展历程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 (1)有哪些场所悬挂国徽呢? 人民检察院,出境入境口岸,驻外使领馆等。 (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一:阅读周记(阅读P2-3内容,思考问题) 悬挂国徽的场所和机构 ①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 ②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政府 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⑤出入境口岸 ……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请问: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拓展空间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1)含义不同: (2)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3)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公 民 人 民 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 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 公民: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探 究 新 知 权力:一种政治概念,多用于国家政权方面。如:国家权力,人民享有的权力。 权利:是法律概念,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应。 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工人阶级领导的 (工人阶级是先进阶级的代表,中共是个工人政党)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工人农民结为联盟,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爱国统一战线基础,壮大了对付敌人的力量 我国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国家 (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3 2、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确认国家性质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