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44952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220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5课,大自然,语言,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洪泉乡中学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寒假预习测试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1.结合语境,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夭,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 )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 )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A.翩 sù 销 zài B.偏 shù 消 zǎi C.翩 shù 消 zài D.偏 sù 销 zǎi 2.对《大自然的语言》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学。 B.“年年如是,周雨复始”,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C.第二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B.通过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使我明白了加强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C.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D.物候学研究的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4.请根据病因修改下列画线句子的语病。 ①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展示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②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原理,③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①句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意见:_____ ②句用词不当,修改意见:_____ ③句缺少句子成分,修改意见:_____ 5.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话。(只排列序号) ①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②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④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⑤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恰当的顺序是:_____ 6.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一定乐在其中。 (1)【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_____。 (2)【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并摘录了其中四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联系从《大自然的语言》中学到的物候学知识,分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原因。 (3)【活动三: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李明发现,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李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词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雁:_____ 燕:_____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