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51393

第六章第三节黄土高原-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3044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六,三节,黄土高原,同步,训练,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 同步训练 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根据实验,回答2~3题。 2.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3.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更严重 4.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判断图示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组合错误的是(  ) A.甲平整地(塬顶地带)———种植优质牧草等 B.乙缓坡地(塬顶与陡坡间的过渡带)———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等 C.丙陡坡地(山腰地带)———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等 D.丁坡脚地(山脚地带)———建挡土坝、护坡坝等 读“黄土高原局部简图”,完成5~6题。 5.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草场退化 B.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土地盐碱化 6.如图所示,水库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大的河流源头附近,推断该地水库的最突出作用是(  ) A.水产养殖 B.拦蓄泥沙C.防洪减灾 D.调节径流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及附近地区略图。读图,回答7~10题。 7.图中山脉①是(  ) A.阴山  B.昆仑山脉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 8.图中山脉②(  ) A.是我国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B.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C.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9.该地区可能看到(  ) A.窑洞  B.坎儿井 C.胡同  D.吊脚楼 10.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水土流失严重 C.人均耕地不足 D.沙漠面积扩大 11.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图1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____ 级阶梯,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_____(山脉)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2)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_____。 (3)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是世界上_____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的气候原因降水集中在_____季,且多_____。为改善自然环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_____。 (4)图中R河为_____,流经黄土高原后,使其成为世界上_____量最大的河流。 (5)黄土高原矿产丰富,尤其煤矿、铁矿储量大,因此_____(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6)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图2所示的_____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_____区过渡的地带。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 同步训练 教师版 1.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根据实验,回答2~3题。 2.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B )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3.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 A.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