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70251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125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
  • cover
莘县实验初级中学教案设计 年级:九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王义锋 使用人: 课题 1. 沁园春?雪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教学目标 1.感知词中形象,理清作者思路,品析词的精妙语言。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通过反复朗诵,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难点 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情感意蕴。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雪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钟情的对象,岑参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李白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豪迈,柳宗元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雪在诗篇里是诗人情趣的寄托、人格的化身,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毛泽东气势恢宏的咏雪佳作———《沁园春·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和句子的停顿节奏。2.这首词上阕和下阕分别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分别写了什么内容?3.理清全文的结构。1.字音:莽莽(mǎnɡ) 分外(fèn)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数风流人物(shǔ)句子的停顿节奏示例: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表达方式:上阕描写,下阕议论、抒情。内容: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作者的宏伟抱负。3.全文结构: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其中前三句是概括写,中间七句是具体写,后三句是想象雪过天晴之景。下阕是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其中前两句承上启下,中间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三、深入探究———思想感情1.上阕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2.找出这首词的主旨句并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主旨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理解:在作者看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过巨大的影响,但是他们短于“文治”,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无产阶级人民大众。赞颂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是作者写这首词的立意所在。同时,这也是作者自指,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宏伟抱负,以及对革命前途的自信和乐观。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领略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宏伟抱负,以及对革命前途的自信和乐观。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上阕分几个层次写景?谈谈你的理解。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明确:第一层概括写,从开头到“万里雪飘”。开门见山,气势磅礴。“千里”“万里”极言地域之广,“冰封”“雪飘”一静一动,极写严寒之烈,描绘出我国北方雄浑壮阔、银装玉砌的雪景。第二层具体写,从“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雪中远眺,“望”字领起下文。第三层写想象,从“须晴日”到上阕结束。想象等到放晴的日子,景色就更加艳丽动人了。2.下阕如何由写景引出对人物的评论?评论了哪些古人?试将它分为三个层次,说说你的看法。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明确: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句为过渡。一个“引”字由写祖国壮丽山河巧妙引出“无数英雄”,自然过渡到对古代人物的评论。第二层从“惜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一层紧扣一个“惜”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所可惜的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即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成吉思汗所可惜的是“只识弯弓射大雕”,即只注重武功,而忽视文治。因此他们都不算真正的英雄人物。第三层从“俱往矣”到结束。此句收束全词,乃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