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73078

14.2《荷塘月色》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9628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4.2,荷塘月色,课件,41张,PPT
  • cover
14.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第七单元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有人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诗歌用最精炼的语言来表达作者最深沉的情感,表达的是作者瞬间的情感,具有跳跃性,需要我们用想象和联想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则是作者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情感,而且又常常是信笔而书,舒缓、闲适,需要跟随作者的心灵一步一步往前走,慢慢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一次心灵的散步,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新课导入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梳理文章结构,了解直接抒情句的内涵和作用。 2、学习文中对荷塘月色进行描绘的技巧。 3、赏析荷塘月色美景,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祖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作者简介 他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散文的特点: 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物价飞涨,北大的教授们没法生活下去。国民党就向人们发美军的救济粮。可是,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授们宁可饿死也不去领救济粮。当时朱自清先生已经因为饥饿全身浮肿,很虚弱了,可是躺在床上还对家人说“不要去”。于是,朱自清先生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xiè pì duó wěng mí niǎo nuó 煤屑路 僻 踱着 蓊郁 弥望  袅 娜 sè bó qiàn yuàn zhào liǎn jū   羞涩 斑驳 倩影 媛女 櫂 敛 裾 fàn zhuì shāo xì hān wǎn 梵婀玲 点缀 树梢 空隙 酣眠 宛然 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认读课文 作者的行踪是如何的? 出家门 小径 荷塘 小径 回家门 本文的文眼是哪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两条线,明线是作者的行踪,暗线是作者的情感变化。 理清思想感情的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渴求宁静) (暂时获得宁静) (心中失落) (心中怅然) (不再宁静) 文章内外结构之美 作者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 时代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看不前进的方向。 作者如是说:“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退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在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安心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 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寻找宁静 研读4、5、6段,概括其描写的内容 第4段:月下荷塘 第5段:塘上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 朗读第4自然段,思考: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