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86513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语文六年级下册1《北京的春天》教案(2课时)+课堂实录

日期:2024-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27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部,北京的春天,课堂,2课时,教案,编版
    《北京的春节》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会写本课9个生字。    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以多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   学生状况:    学生的识字水平较高,能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生词的意思。自学能力较差。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歌谣,激趣导课:   同学们,我在网上下载了一首歌谣,是关于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的。你们想读吗?(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老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前预习,教师看不到学生预习的过程,不能保证人人参与预习。把预习纳入课堂,重在指导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   3、教师抽查“规矩、亲戚、预示、放假”的读法。指导“规矩”的写法。(读写结合,分散了写字的难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同学们,你们能把课文通顺的读下来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春节的开始、高潮、结束分别在哪一天?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2、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3、你觉得哪些段落写得最有趣?自己找出来读一读。   四、创设情景,精读品味。   1、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能画出这一段的的总起句吗?(到了除夕可真热闹。)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也体现了除夕的热闹情景,愿意欣赏吗?   2、放映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从这段录像上看到了或者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句子,请你自己在座位上轻轻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生按照自己的体会读相关句子。)   (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颇为巧妙。学生在读“根据录像所联想到的句子”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理解课文,而且这种理解是个性化的,是“感悟性”的,而不是机械的。)   4、 你能用你的声音和表情把除夕的热闹情景表现出来吗?(学生比较辨析三段音乐,认为其中一段活泼欢快,较为合适。然后学生在此背景音乐中朗读课文。)   5、刚才的录像非常有趣,你们想不想自己做导演,拍摄一段录象?请同学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小组之间讨论,要拍摄这样的录像需要做哪些准备。   6、现在,你们就是导演了,请把你们的计划告诉大家,好吗?(有趣的情境,亲切的话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生1:我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灯。   师:什么样的,请具体说说。   生1:这些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