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595489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课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268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0-2021,PPT,19张,课件,单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cover
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认为文学创作决定于气。 韩愈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二)以“读”明意 学生齐读,感知大意,边度边勾画疑难字句。结合勾画的字句,再读课文,相互解答疑难点。 (三)以“悟”明气 1.何为“浩然之气”? 2.怎样养成“浩然之气”? 3.哪些人具有这种浩然之气并值得我们学习? 4.孟子觉得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是大丈夫? (四)以“言”明志 我们自身是否也具有此浩然之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培养此“浩然之气”? 长期坚守自己的良知;在危难面前依然坚守信念。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后,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否具有浩然之气,我想,只要你心中有着一份坚守仁义道德的信念,那么你可以很坚定地告诉他“有”。我们只是普通人,也许这份信念、这股浩然之气还不足以让你去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而誓死不屈,“浩然之气”本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着对自己良知的坚守,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更美好。 作业 1.背诵第二节“居天下之广居……此之谓大丈夫”和第三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了解孟子气人,理解孟子的“养气说”。 一、教材解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人教版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孟子》选读的必读材料。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孟子》是其中重要的内容。 “浩然之气”是孟子“养气说”的重要内容,它对后代仁人志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本课将会加深学生对孟子思想的认识,领悟“养气说”在当代的意义,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使之人格健全地发展,达到“传承文化,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必修教材的学习积累,已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阅读先秦诸子散文依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已学过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对于孟子及其思想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孟子在文中提出的“养气说”较为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在重视学生的文言知识建构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养气说”,并从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目标定位 1.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 2.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四、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明确的界定;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中强调: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 根据课标要求文言文显然应该教文言、文学和文化。本课从文言入手,探究孟子思想特点,试图回答好文言教学教什么这一课题。“以文带言”“以言促文”,首先引导学生忽略个别词句的阅读障碍,以读白话文的方式整体“硬读”,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和大致脉络,使文章的整体形象在心中“活”起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大致轮廓分析重点字词,让局部的字词句在整个文章中“活”起来;最后再通过字词句的理解,进一步走进文章的意义世界,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实现文言基础、文章意义和学生思考感悟的互动共生。 五、课程设计 1.重点与难点:理解孟子“浩然之气”的内涵;从孟子的“养气说”中借鉴立身处世的智慧,感受先贤大师的人格魅力。 2.方法选择:诵读、启发式教学法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认为文学创作决定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