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00843

4.2怜悯是人的天性 课件(共27张PPT)+教案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32853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怜悯,人的,天性,课件,27张,PPT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4.2 怜悯是人的天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历史背景。 2、分析文章选择和使用材料的特点,仔细梳理作品的论述思路。 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及其秉持的价值观念,探究其人文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诵读课文,揣摩其语言和行文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本文作为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注重学习其中的驳论方法,掌握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提升论证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究,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逻辑严密的语言风格,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通过品读赏鉴,深入探领会本文的主旨,提升人文精神。 ?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方有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西方有卢梭说“怜悯是人的天性”。之前我们学过了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作者介绍 卢梭(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的一贫苦家庭,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备历艰辛。1749年曾以《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敦化风俗》一文而闻名。1762年因发表《社会契约论》、《爱弥儿》而遭法国当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鲁士、英国,1778年在巴黎逝世。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该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在性质上,这是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著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他认为贫困和奴役,亦即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基础上的。 (三)题目解说 “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本文题目的意思是: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本文节选自《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四)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阐述自然状态中的人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二部分(第2-3段):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怜悯是人的天性。 第三部分(第4段):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展开论证。 第四部分(第5段):论证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怜悯是人的天性》中,“怜悯是人的天性”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括。 ①怜悯就是人们所说的善意和友谊。 ②怜悯就是设身处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③怜悯是一种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的自然感情 2、怎样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①怜悯心是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我们最应具备的禀性,在我们人类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之前就存在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就连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 ②我们在看到同类遭受苦难时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怜悯心。这种怜悯心在自然状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