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11290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复习卷(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2246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解析,Word,复习,单元,青藏地区
  • cover
第九章《青藏地区》单元复习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距海远 D. 晴天多 2.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水污染严重 B. 湿地减少、湖泊萎缩 C. 荒漠化 D. 盐碱化 3.下列语句中,描写青藏地区景观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B. 长江、黄河、珠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C.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D. 我国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青藏高原 5.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黄河,B是澜沧江,C是长江 B. 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 C. D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D. E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 6.下列省区中,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A. 图A B. 图B C. 图C D. 图D 7.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灌溉农业 B. 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 C. 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 D. 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 8.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 因青藏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 西藏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 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9.读我国西南地区局部图,造成①、②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源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土壤 10.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为(  ) A. 小麦、花生 B. 水稻、油菜 C. 青稞、小麦 D. 大豆、甜菜 11.下面词语描述的不是三江源地区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B. 湖泊星罗、沼泽密布 C.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12.如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下利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 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13.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 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4.图中三江源是指②③④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指(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 B. 黄河、长江、澜沧江 C. 澜沧江、长江、黄河 D.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1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某地区“以高寒畜牧业为主,少数地方可发展青稞等高寒农业和林业”,造成其农业这一特点的原因是(  ) A. 处于高纬度地区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 地势高,气候高寒 D. 少数民族聚居地 16.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遭破坏产生的后果,正确的叙述是( ) A.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的径流增加,而地下水相应减少 B. 地表蒸发更加旺盛,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江长度也会变长 C. 由于这里野生动植物资源稀少,破坏后较容易再生原貌 D. 植被退化、减少,既会造成荒漠化扩大,又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7.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经济因素 18.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 小麦、谷子、高粱 B. 水稻、玉米、棉花 C. 玉米、大豆、甘蔗 D. 青稞、小麦、豌豆 19.下面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 A. 长江源区 B. 黄河源区 C. 雅鲁藏布江源区 D. 澜沧江源区 20.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