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616146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周清试题(含解析)-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

日期:2025-10-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6574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十,解析,必修,人教,政治,高中
  • cover
高二政治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周清试题 一、单项选择(26ⅹ3=78) 1.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 ①社会分工的不同导致价值观不同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同步反映 ③价值观对人生的选择有导向作用④价值观正确与否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2.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其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人民的主观感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④社会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用好知识产权制度,能够更好激发贫困地区自身发展动力,为推动相关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要在脱贫中重视知识产权制度,是因为( ) ①知识产权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知识产权制度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之一 ③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能够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促进推动作用 ④能否在脱贫中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新时代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不动摇,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调整土地承包规律,能激发农村活力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6.贯穿人类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②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7.“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所以会形成这一特点,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古代庞大的农业社会对大自然特别敬畏,因而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宇宙观,这种思想发展到《周易》《道德经》,便逐渐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适时而为的世界观。由此,注重整体、阴阳互补、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启示我们( ) 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马克思在17岁中学毕业时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这一选择启示我们( ) ①正确的价值观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近年来,广东某村在加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通过文化长廊、村报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村民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多种体育竞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