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3555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二十八 判断有关表述是否符合文意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84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1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二十八
  • cover
2012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之二十八判断有关表述是否符合文意 此项考查对自然科学文章信息的筛选,其难点有:处科技的前沿而不易理解和把握,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作者本人对相关的材料(他人观点)的不同看法,等等。 ●难点磁场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柠檬酸清除土壤和垃圾中污染物的新方法,它能够清除土壤和垃圾中几乎所有的普通有毒金属镉、铅、锌、铜以及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钍、铂、钴、铯和锶。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土壤中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并被转变成有用物质。此技术已申请专利。 使用这种方法处理废物时首先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酸能够附着到普通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使用柠檬酸的好处是它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而且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土壤里。土壤被“洗”过后就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然后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再被加进“洗”过土壤的柠檬酸溶液里,土壤细菌能够降解几种柠檬酸金属化合物,使这些金属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这些土壤细菌不能降解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人们将溶液过滤后就能把普通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分离。对于溶液中的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科学家则采取了另外一个步骤,即用阳光照射。比如溶液中的柠檬酸双氧铀经阳光照射后就会分解,使铀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使用过的柠檬酸还能再次利用。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清除受污染土壤里99%的铀,95%的铅和其他有毒金属。 1.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普通有毒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同时与土壤分离,再分别处理而转变成有用物质。 B.清除受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来自于被“清洗”的受污染土壤。 C.阳光能够分解柠檬附着在放射性物质上而形成的化合物,直接从土壤中除去相应的放射性物质。 D.只有柠檬酸才能够附着到土壤中的普通有毒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 2.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既使土壤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又获得了某些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B.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未发现产生负面作用。 C.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的技术已在广泛使用中收到重大效果。 D.柠檬酸在清除土壤后应及时回收,以便今后使用。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下面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级。 知识依托:关于信息筛选与提取的特点与要求等一般知识。 答案:(1)A(2)A 错解分析:(1)题错选是由于未能抓住主要信息,未抓住对沙尘暴的本质性解释。B项以修辞的手法从侧面说明,C项从地质史上说明,D项说明其“形成”而非“现象”。(2)题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项不属于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 方法技巧:首先要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