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教材第43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第4题。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二、重点难点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每课三分钟 师:今天我们的每课三分钟的主题是: 我的好习惯———不做小马虎。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生活中哪些习惯属于“小马虎”行为。 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身边都有哪些“小马虎”的行为? 生:写错别字、计算粗心、漏写作业、忘带文具等等。 师:那怎样才能改掉“马虎“的坏习惯呢? 学生举手回答。 师:常用的办法有仔细看、认真听、用心做、会检查、常提醒、动脑筋。 下面我们就用仔细看、认真听、用心做、动脑筋来进入今天的新课。 二、复习导入 1、9个一和6个十是( ) 89后面的第7个数是( ) 2、比较大小 39 〉36 69 〈 96 50 〈 50+7 3、猜一猜 · 一(2)班的人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4,一(2)班有多少人? · 一(1)班的人数,比44大,比47小, 一(1)班可能有多少人? · 一(1)班的人数与一(2)班的人数不相等。 三、探索新知 1、出示课件图片。瓶子里装有不同颜色的小球,黄色小球有10个,蓝色小球有15个,红色小球有58. 提问: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你是怎么比较的? 引导学生说出:58 > 15 > 10 。 提问:知道了三种颜色小球的个数,怎样才能更具体地描述比较的结果呢? (出示课题)板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引导学生发现:蓝球和红球都比黄球多。但是蓝球和红球比黄球多的程度不同。 2.教学例6。 (1)课件动态出示例6。 提问:先用红色与黄色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红球比黄球多。 引导学生观察红球比黄球多的程度相对要大。这种情况我们使用“多得多”(板书)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提问:蓝球和黄色比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蓝球和黄色也多,只多了一点点。 引导学生使用“多一些”(板书)进行描述。 提问:黄球和红球比呢? 学生回答:黄球比红球少,但少很多。 引导学生使用“少得多”(板书)进行描述。 提问:黄球和蓝色比呢? 学生回答:黄球比蓝色也少,但只少一点。 引导学生使用“少一些”(板书)进行描述。 小结:比较两种球的多少,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两数想差大,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如果两数相差小,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在21、35、79这三个数中、比30多一些的数是( ),比30少一些的数( ),比30多得多的数是( )。 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数着的大与小,在进行填写。 2、出示教材第34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交流,每人说一句话,再交流汇报订正。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出示两只松鼠摘松果的图片),请你们猜一猜:另一只小松鼠采了多少个松果? 五、拓展训练。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课件。想一想:小猴子有可能摘了多少个桃子? 引导学生回答出比50大,比60小的数。 再提问:小猴子最多摘( )个桃子,最少摘( )个桃子。 2、有一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出示课件) 学生自行思考解答后再进行汇报,集体订正。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了“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这些词,我们就能更好地表达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 七、板书 ( 多一些、少一些 、多得多、少得多 红球比黄球 多得多 。 蓝球比黄球 多一些 。 黄球比红球 少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