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50153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三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说课课件说课(26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0917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中外,历史,纲要,第三,中古,时期
  • cover
说课流程 ART 教材分析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课标要求 ART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本课通过三个子目(西欧封建社会、中古时期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拜占庭与俄罗斯)讲述了中古时期欧洲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概况。 二、教材分析 ART 教材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封建时代的欧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忆基督教的兴起,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内容。 三、学情分析 (1)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实质,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 通过《中古时期的欧洲》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理解城市兴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分析 (4)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与对外战争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查士丁尼法典》形成的过程,培养对中古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 四、教学目标分析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城市的兴起、《查士丁尼法典》 难点: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的政治、经 济发展的特征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 讲解法与图史结合教学相结合 学法: 合作探究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七、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对比,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西罗马帝国灭亡 罗马人与日耳曼人 导入新课 1.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5世纪,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 2.主要特征: 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一、西欧封建庄园 西欧封建庄园的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一、西欧封建庄园 双向权利义务 契约意识 层级间相对独立 地方实力膨胀 王权受限 分裂割据 基本内容 特点 探究: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异同点? 庄园与农奴制度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图片,并且阅读课本,填写表格,加深学生对庄园与农奴制度的认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土地类型 经营管理者 权利及义务 形成强大的王权,孕育统一力量,逐步走向统一 1、英国:15世纪都铎王朝建立,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 2、法国:15世纪晚期完成国家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 3、西葡:经过“收复失地运动”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城市的兴起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课本并且进行合作讨论,填写表格,学习西欧时期城市的兴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时间 背景 表现 政治 。 经济 文化 城市的兴起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西欧城市自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城市与封建主的矛盾对王权的影响。 材料一: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