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状补间动画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动画制作模块第五单元 补间动画 2.年级:五年级(下) 3.所用教材版本: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电子工业-出卷网-出版 4.学时数:1课时40分钟 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课下调研学生情况、访谈,大约用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第五单元《补间动画》的第一课时———用绘图工具制作形状补间动画,重点是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特点,掌握用绘图工具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FLASH动画制作中有两种渐变形式,一种是逐帧动画,一种是补间动画,本单元让学生主要学习补间动画的制作,补间动画的补间类型又分为形状补间和运动补间两种,所以说第5节是本册的核心内容之一,用绘图工具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课时学习为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相对低段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学生已能利用电脑选择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如绘画、文字、多媒体演示文稿等)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动画作为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它以图、文、声一体的动态表现力,深得学生的喜爱,所以学习的探求欲望十分强烈,常对自己能让动画真正动起来表现得欣喜若狂。因此,这为课堂中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但同时,前面学习中所涉及到的Flash动画制作中的帧、过渡帧、关键帧、帧属性、图层等概念都较为抽象,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个体上的差异,使得动画制作有一定的难度,程度好一点的学生能做做到理解运用,而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混淆,不理解,或当时能理解而过后又不知所以等种种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在观察、分析、实践、比较的过程中习得。 (三)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制作“禾苗生长”、“爱心”等简单的动画作品的实践活动,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②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来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定义,明确形状补间动画在程序中时间轴上的表现特点。 ③通过拓展提高环节学生作品创作,引导学生能将新知与旧知结合,促进学的运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的创造欲望,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感受动画之美。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以“任务驱动”为主,以讲授法、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演示和引导,控制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上机练习,结合“任务”进行学习和交流。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为:语言引入,直接入题———任务一:做一做(包括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演示、反馈学生出现的问题三个小环节)———任务二:试试看(包括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两个小环节)———任务三:拓展提高(包括学生作品完成、展示、反馈三个小环节)———本课总结(由师生共同完成)。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媒体的情况 (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视指导? 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主要是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试试看”及“拓展提高”练习,目标主要是掌握补间动画的一般制作方法。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个别性的要及时个别指导,共同性的要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集体反馈。 (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设备、软件、课件或资源? 本节课的教学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需要多媒体广播系统设备,还有教师为教学准备的素材,以及用于课堂明确各环节任务要求的课件。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媒体 运用 预期效果 引入 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引入本课:大家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