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55066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16课应对自然灾害(共18张ppt)+教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5613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五年级,自然灾害,ppt,18张,应对,上册
    《道德与法治》小学 五 _年级教学设计 姓名 姚宗鹏 学校 张店区凯瑞小学 色块主题(框题) 防御自然灾害 不屈的抗灾精神 教材分析 《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的16课《应对自然灾害》的第二三个话题。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人地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地球面临的主要环境危急,并进一步的意识到这些危急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培养学生爱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意识。同时,让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自然灾害的产生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应对和预防,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意识、自救能力,并从人民不屈的抗灾精神中感受人类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人道主义精神。本课题编写依据是按照《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5条“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采用一课时完成。总体架构是“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本课的主题“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三个基本点分别是围绕主题阐述的“个人层面的自救自护”“国家层面的防灾措施”“社会层面抗灾精神”。总体教学策是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这根线把三个基本点“个人层面的自救自护”“国家层面的防灾措施”“社会层面抗灾精神”穿起来,形成本节课的讲课思路。授课时数: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经过学习学生信息化处理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从网络、报纸等途径中搜集信息的能力。经过五年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事物也有了明确的是非辨别能力。但是除了台风和雾霾外,大多数的自然灾害离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没有切身的体验。如何让学生正确应对自然灾害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活动目标 学会合理判断和选择科学的逃生方式,掌握自救自护常识,增强防灾避险意识。了解国家国家在科技防灾方面的举措和法律,提升法治意识。通过交流抗灾感人事例,体会人们不屈不挠、团结互助的抗灾精神,感受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重难点 重点:掌握自救自护常识,增强防灾避险意识。难点:国家在科技防灾方面的举措和感悟抗灾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课件;查看预习清单及PPT课件学生完成情况,了解学情;安排组长搜集好本小组科技防灾的资料准备展示(一二组搜集气象部门、地震部门;三四组搜集地质部门、海洋部门)。学生准备:通过网络等各种途径,完成预习清单,有能力的可做成PPT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规划 反思与评析 导入 课前通过游戏让学生热身尽快适应教学环境。复习质疑,以学定教: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常见自然灾害,还记得有哪些吗?谁来说一下?2、这些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这节课咱们重点学习“防御自然灾害”“不屈的抗灾精神”这两个话题。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你特别想探究哪些知识呢?想好的同学可随时举手回答。3同学们真是些肯动脑筋的好孩子,其实这么多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应对自然灾害。下面咱们一起探讨如何防御自然灾害。 学生回答:地震、泥石流、虫害 旱灾、洪灾 台风等。生1:想探究自救自护的知识 生2:想探究科技防灾的知识。 生3:想探究什么是抗灾精神。 回忆疏散演练时是怎样逃生的。 复习引入,以学定教,导入新课,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2 活动一:个人防灾我能行 1、出示学校逃生路线图,大家看这是咱们学校的逃生路线图,想一想: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规律?2、此时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