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6274

《诗两首》达标训练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145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诗两首,达标,训练
  • cover
《诗两首》达标训练 填空 (1)《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 (2)《乡愁》的作者是 (姓名),他是我国 (省名)诗人。这首诗最终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为 。 2、请用“\”和“·”划分、标注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1)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写到“假如我是一只鸟”,“鸟”的形象与作者要歌颂的“土地”有什么联系? 4、《乡愁》这首诗写了哪几种形象?这些形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的? 能力提高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习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 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明朗、集中而又强烈,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万千海外游子的绵绵乡关之思。 D.诗共有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基本均衡而对称,句与句之间则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中运用了比喻、想像、夸张、反复、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使诗歌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韵律。 2、摘录诗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说说诗歌是怎样层层深入,抒发爱国之情的? 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采用了哪些具体意象,将它变为具体可感的? 4、诗歌中所选取的一组意象间是并列还是递进关系?请简要说明。 开放探究 阅读《萤火虫》,回答问题。 萤火虫   小小流萤,在树林里,在黑沉沉暮色里,   你多么快乐地展开你的翅膀!   你在欢乐中倾注了你的心。   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   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   你完成了你的生存,   你点亮了你自己的灯;   你所有的都是你自己的,   你对谁也不负债蒙恩;   你仅仅服从了,   你内在的力量。   你冲破了黑暗的束缚,   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1.找出与“小小流萤”相呼应的语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_____。   2.文中为什么反复说萤火虫是快乐的?   答:_____。   3.怎样理解“你微小,但你并不渺小”一句?   答:_____。   4.“你不是太阳,你不是月亮,难道你的乐趣就少了几分?”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没有?   答:_____   5.请你展开想象,用散文的语言描写“夏夜的萤火虫”。    三、资料下载 1、《我爱这土地》的意象艺术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是诗人的内在情思和生活的外在物象的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合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于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抗战初期。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悲壮的氛围。因此,在他诗中的意象也就必然带有这种悲壮的色彩。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