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安徒生童话》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8课的内容,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Powerpoint演示文稿可以展示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料,教材通过安徒生童话让学生学会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视频,体会这些媒体形式在幻灯片中展示信息的效果。实现幻灯片与网页之间的超链接。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进一步认识Powerpoint;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视频的方法,体会这些媒体形式在幻灯片中展示信息的效果; 能力目标:熟练的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产生愉悦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制作含有声音、视频的幻灯片。 四、教法阐述 本课的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取“情境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五、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核心,变学生为知识的灌输对象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六、媒体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主要运用下载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整理的网络资源,挑选所需资料和素材,进行幻灯片制作。对重点、难点,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演示、指导。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播放《拇指姑娘》的故事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收看的故事叫什么名字?它的作者是谁呢? 生:《拇指姑娘》,作者是安徒生。 师:安徒生是丹麦伟大的童话大师,他一生写了好多的童话故事,并把这些故事编辑成书《安徒生童话》。(教师简介安徒生。并板书课题:安徒生童话)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安徒生童话》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谁愿意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的搜集情况呢? 生:我是这样整理的……(按故事搜集整理) 师:这位同学们搜集整理的非常有序,但要展示给别人让看,还是有些分散,不直观,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更好的展示方式呢? 生:用幻灯片的形式。 师:确实是个好主意,好,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组幻灯片,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喜欢的安徒生童话。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必将力排外界各种干扰,发挥个体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环节一: 前后衔接 巩固旧知 1.交流设计思路。(3分钟) 师:首先,我们根据素材讨论一下这组幻灯片,大致应该有几张?每张体现什么内容? 生说教师板书: 封面:标题为“安徒生童话”,配装饰图片。 扉页:标题为“安徒生简介”,内容为安徒生简介的文字及片。 目录页:标题为“目录”,项目为你选择的几个童话故事名。 故事页:每一个童话故事制作一张幻灯片。 (设计意图:使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制作重点。) 2.师生提示(3分钟) 师:在做之前老师想提示一下:在作者简介这块儿,文字一定要简洁,并插上照片。(教师快速展示该片) 师:另外,在故事页,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可以在合适位置插入对应的图片,或者直接把该图片设成背景,效果也是很不错的,同学们看一下(教师演示) 师:同学们还有没有需要提示的地方? 生:要根据内容选择相应的版式。 师: 好,有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开始做吧,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3.学生各自初做幻灯片。(8分钟)(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