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6733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历史[岳麓版](课件+课时作业):必修3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份)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26254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2,科学技术,古代,中国,6课,必修
    1.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罗盘针 D.印刷术 解析: 抓住题干材料中的信息“精神领域”“科学复兴”来思考。 答案: D 2.中世纪的欧洲印刷一部《圣经》,至少需要三百多张羊皮,改变这种状况的发明是从中国传入的(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解析: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人类在信息记录、储存和传播等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答案: A 3.宋代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该记载表明,指南针在宋代已经用于(  ) A.地理研究 B.天文观测 C.迷信活动 D.航海 解析: 从材料信息“舟师识地理”、“阴晦则观指南针”可知这一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答案: D(课件网)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 1.掌握四大发明及其深远影响;数学、天文学、农学和医学的重大成就 2.理解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的贡献 一、造纸术 1.西汉时期发明 ,但不宜书写。 2.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纤维纸,被称作“蔡侯纸”。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868年雕版印刷的《 》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植物纤维纸 金刚经 2.活字印刷 (1)发明:北宋平民 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 (2)发展:此后出现木活字,至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 (3)传播: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三、火药 1.应用: 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应用。 2.传播:14世纪初由 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毕昇 唐朝末年 阿拉伯人 四、指南针 1.发明 (1)战国时人们发明司南,又出现指南车、指南鱼等。 (2)北宋时发明了人工磁体指南针。 2.传播:13世纪传入西欧,在 中起重要作用。 地理大发现 1.结合四大发明的传播,概括指出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西欧)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1)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对世界文明(西欧)的影响 ①造纸术的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了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②火药的使用,摧毁了欧洲封建堡垒。 ③指南针的使用,迎来了新航路开辟的时代。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2.[解析与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初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哥伦布等远航在规模与水平、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 (2)思考近代中国科技相对于西方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可以远洋航海为例) 提示: (1)①规模与水平:郑和较哥伦布远航要时间早、规模大、水平高。 ②目的:郑和远航的目的是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奇珍异宝的追求,“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哥伦布等远航的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开辟市场。 ③性质:郑和远航纯粹是一种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哥伦布等远航具有商品经济和海外殖民的属性。 ④历史影响:郑和远航虽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由于不计经济效益,伴随国势衰落,随之结束;中国封建社会也由此走上闭关锁国,走向衰落。哥伦布等远航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使世界打破孤立走上整体,世界联系由此更加密切。 (2)航海业是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固守农耕经济、力行科举制度等,这些都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1.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