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7745

七年级上地理期末知识梳理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24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梳理
  • cover
七年级上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和经纬线 (1)地球仪a、地轴:地球自转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方向。 b、两极: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经线和纬线: 纬线 经线 概念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横纬)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竖经) 形状 圆 半圆 长短 不相等,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度数划分及大小 赤道0°,向南、向北度数增大到90°。 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向西度数增大到180°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3)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用途:利用经纬网定位。 方法:纬度在前,经度在后。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都可以用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来表示。 (4)高、中、低纬地划分 高纬:60°———90°之间的地区;中纬:30°———60°之间的地区; 低纬:30°N———30°S之间的地区。 (5)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南半球:0°———90°S 北半球:0°———90°N 东西半球: 向东(东半球) 20°W 160°E 向西(西半球) 地球的自传 概念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绕转轴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北逆南顺) 周期 24小时 或一天 意义 昼夜更替;地方时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 绕转中心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年 意义 产生四季和五带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11 图1.19地球公转示意 (3)地球的五带: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P12图1.20地球上的五带 北极圈,北纬66.5°,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北纬23.5°,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南纬23.5°,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 南极圈,南纬66.5°,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 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南寒带 有无极昼极夜 有 无 无 无 有 有无太阳直射 无 无 有 无 有 二、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比例尺 1)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方式:A线段式:如 B数字式:如1:4000000 C文字式:如: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40千米 4)大小:A、比值确定:分母小 比值大 比例尺大 分母大 比值小 比例尺小 B、图幅相同:比例尺大 范围小 内容详 (地图大小相等) 比例尺小 范围大 内容略 C、同一地区:比例尺大 图幅大 内容详 比例尺小 图幅小 内容略 (2)方向 a、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指向标定向法:按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c、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4)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 等高线 数值大-- 海拔高 2)等深线 标注深度--表示海底的深浅 数值小-- 海拔低 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 分布密-- 坡度陡 分布疏-- 坡度缓 (6)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示意图:P16图1.29 山顶:封闭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