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6853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口技》学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1次 大小:157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七年级,下册,语文,20课,口技
  • cover
20.《口技》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常用实词、常见虚词的意义,正确翻译句子,尝试背诵课 文。 2.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文字,说说这些文字的表达作用。 3.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找出读不准的词语及不会读的句子,做出标记。 2.解释加点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施八尺屏障 但闻屏障中 妇抚儿乳 曳屋许许声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3. 文中反复写到观众的反映,有何作用? 4. 总结一下,本文是怎样突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 【课堂导学】 一、整体感知 1.文章中的这位口技艺人使用了哪些道具呢?按理讲对道具的交代只要一处就足够 了,作者为什么要交代两次呢? 2.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这么多的声音都是同一个场景中发生的吗? 二、品读探究 1.朗读第2节 这一部分中哪些句子是描写口技艺人表演的? 这一节全都是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的吗?找出来一起朗读一遍,这是在写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多次描述观众的反映呢?有什么作用? 2.朗读全文,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口技艺人技艺高超的? 【课后检测】 一、积累·运用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满坐寂然(    ) (2) 京中有善口技者(   )(   ) (3)会宾客大宴(   ) (4) 施八尺屏障(   )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7)其夫呓语(      ) (8) 妇抚儿乳(   ) (9)众妙毕备(   ) (10) 宾客意少舒(   ) (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2) 虽人有百手(   )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 (14) 以为妙绝(   )(   ) (15)变色离席(   ) (16)奋袖出臂(   ) (17)两股战战(   ) (18)几欲先走(   ) (   ) (19)曳屋许许声(   ) 二、阅读·感悟 1.读2、3、4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2.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 3.对于听众反应的描写,在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起到什么作用? 4.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 5.总结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三、表达·交流 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领略了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那么除了口技大家还知道哪些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呢?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