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画家徐悲鸿》 学科 美术 学段 高 年级 五 教材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国家课标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深化对教材的理解,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丰富对欣赏评述课的认识。 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发展观,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调研预学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置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点,并在学生相互协作交流的过程中,建构新知。 学校教育凸显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的理念,美术课要关注学生思维形成的过程,要让学生表达出来,围绕怎么欣赏美术作品,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方法的重要性。 2.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重点在于了解徐悲鸿的艺术作品及艺术思想。 徐悲鸿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化艺术符号式的人物。其人与画的影响和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绘画的领域。引导小学生赏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了解徐悲鸿的浓浓的人文情怀、拳拳的爱国之心,对帮助小学生建立广博而丰厚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具有鲜明而重要的意义。 通过纵向梳理教材,我们发现本课与四年级上册的《画家齐白石》,都将欣赏评述指向近现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都体现了北京的地域文化特色。如果将《画家凡高》《画家齐白石》《画家徐悲鸿》等几课以艺术家为名的“欣赏?评述”领域的课联系起来看待,它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在研究和赏析他们的过程当中,不免都要涉及到他们的人生经历、代表作品、艺术风格以及影响和意义等几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普遍知道徐悲鸿的名字,并且也知道他是以画马著称的,但是对于徐悲鸿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就基本不了解。不过,经布置前期的预习作业,五年级学生普遍能够说出几个有关徐悲鸿的代表作或者相关的故事,往往也能说出“中西融合,中西兼擅”等词汇,但是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在预习单的反馈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徐悲鸿除了画马,还会画什么? 2、徐悲鸿画画的技巧是怎样的?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徐悲鸿的生平,初步感受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能用美术语言对徐悲鸿的作品进行描述,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欣赏,图片对比,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画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创作风格,指导学生利用发现式、小组合作式等学习方式,感悟徐悲鸿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和对民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徐悲鸿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学习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方法,以及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2.教学难点: 在体会和感悟的基础上,运用美术语言描述、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流程图: 838198255 ○课前预学 教师课前发放预学单,请学生进行预习。(预学单见附件1) 学生课前预学,收集资料,梳理已知的徐悲鸿有关的信息。思考有哪些问题是感兴趣但又未能在预学中解决的。 【设计意图:预习单侧重于推动学生对徐悲鸿生平经历的了解。这样既减轻了课堂上做背景介绍的压力,又能锻炼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为课上深入理解、鉴赏和评述徐悲鸿的作品打下基础。】 ○课堂“学与教”的过程 一、动画+问题,揭示课题,展开研究思路。 教师播放小动画。 教师伴随动画:一匹马———昂首阔步,两匹马———携手并进,三匹马———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