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16097

第五章第二节南方地区(课件50张PPT+课件素材6个+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9次 大小:632263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第二,南方,地区,课件,50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南 方 地 区 【教学目标】 一 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人口和主要民族;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河、湖等水域盛产淡水鱼,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的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利用方法及改良措施;长江的冶理措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2、记住本区的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秦岭、南岭;全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以及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重要城市:上海、杭州、福州、广州、海口、南京、南昌、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南宁、昆明、攀枝花、马鞍山、宜昌、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理解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特点;平原和谷地以水田为主;“山青水碧、鱼米之乡”以及经济作物、林果业同自然条件,尤其是同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南方平原地区的水稻土与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为什么肥沃,东南丘陵的红壤为什么需要改造?进一步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河湖淤积的原因及灾害;南方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海市发展成全国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 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确定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继续培养阅读普通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学会分析南方地区主要农林果产与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关系。 3、通过对比黄土与红壤在成因及治理方面的异同,初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对比的能力。 4、学会分析沿海和内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继续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列表对比南方与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培养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6、把本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以及主要城市填在填充图上,培养学生正确填绘地图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结合南方地区红壤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3、结合长江沿岸地带和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的建设,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分布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发展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努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4、通过“读一读”的诗词,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北国风光”和“江南春色”的景观差异,一方面使他们受到美育的陶冶。 【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为什么有“水乡风光”、“鱼米之乡”的美称。 2.本区主要的农、矿产品 3.本区两大工业地带的工业发展方向 4.本区水能资源及水电供应的全国意义 【教学难点】 1.紫色盆地的形成、红壤的性质及其改良 2.长江流域水害加剧的原因及其营建防洪林的效益 【教学方法】 采用复习旧知、掌握新知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1.多———农产品种类多,经济林木果树种类多、鱼米多 2.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发———沿海和内地工业发达,长江沿岸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沿海外向型工业发达 【教学过程】 一 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1.读本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中国地形(或政区)图,明确四周的起止位置、本区所属的三个分区(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 2.利用两个百分比(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55%)说明本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本区少数民族30多个,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多集聚在西南各省,要求任意记住5~6个民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