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26683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共44张ppt)

日期:2025-05-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1868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ppt,44张,课件,儒家思想,活跃
  • cover
(课件网)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课标要求 课题解读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发展。 明清之际:16—17世纪思想活跃: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出现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继承: 1.忧患意识 2.宽容意识 3.明德守信 4.励志笃行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理学的危害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1723—1777)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 压抑、扼杀自然欲望 对待理学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尊卑等级 2.重男轻女 3.因循守旧 4.重礼轻法 批判: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学习重点:四位思想家的主张 学习难点: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及进步性 吴必中一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惜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 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阶层壮大。 西学东渐,冲击中国文化思想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1、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材料三: “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 。 四书五经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一、明清之际思想活跃的原因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阶级 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3、思想:明清文化专制、理学仍占统治地位,西 学东渐; 4、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 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    5. 外部:西学东渐(西方科技传入)。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著作有《焚书》《藏书》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生平著作 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材料一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2、思想著作 (1)反对以孔子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是非标准依照 时代变化而变化;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材料三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四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与百姓不相关者也。 ———《焚书·答邓石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2、思想著作 (2)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 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3、影响 二、明清进步思想家 (1)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2)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 ,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