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38239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赏析(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96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020,课外,答案,赏析,诵读,古诗词
  • cover
七下期中课外古诗赏析 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结合诗歌分析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歌前两句写“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两句写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和高雅的情趣。 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答:月夜,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答:(1)描写了“幽篁、深林、明月”等景物。(2)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了诗人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 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朋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分析诗歌中衬托手法的运用 答:(1)诗歌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2)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写出了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情景,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散”、“满”的表达效果。 1)“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2)“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把笛声化无形为有形,准确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3)“满”字运用夸张手法,既与“散”相呼应,突出寂静的夜晚笛声清越,穿透力强,又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3、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的寓意是什么?简单作一下分析。 答: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折柳”是全诗的关键,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末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作用? 答:反问,强调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浓浓的思念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意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2、“双袖龙钟泪不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表现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捎书报平安作铺垫。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东望故园,长路漫漫,尘烟蔽天,亲人远隔,怎能不让人泪雨滂沱! 赏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答:途中与君马上相逢,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这两句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叙述了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的质朴、自然,真切感人。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思想感情(主旨):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 请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斗”的妙处。 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