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746077

2.1 荒漠化的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

日期:2025-05-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67814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荒漠化,治理,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一﹑荒漠化的概述 土地缺少了水分和养分 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 没有植被保护 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 继续发展 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即发生土地退化 荒漠化的过程 一、荒漠化的概述 1、含义: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 土地退化。 2、形成原因: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 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3、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 盐渍化 4、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 江南丘陵 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江南丘陵红漠化、 云贵高原石漠化、华北平原盐碱化成因 华北平原 云贵高原 西 北 地 区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地形 长城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行政区:新、宁、甘(或陇)、内蒙古 的大部分,吉、辽、冀、陕等省区的 小部分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 大兴安岭以西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800mm 400-800mm 200-400mm <200mm 2.干旱是本区的典型特征 思考讨论:请大家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注意每一方面的总体特征及东西方向上的差异?原因?与其它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长城以北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行政区:新、宁、甘(或陇)、内蒙古 的大部分,吉、辽、冀、陕等省区的 小部分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山脉与盆地相间分布 大兴安岭以西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东、西部地形差异大 西 部 贺 兰 山 东 部 地形 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 高 原 特征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新疆常被描述为“三山夹两盆” 辽阔坦荡 地形区 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1)地形: ⑵气候:干旱是其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①干旱的原因 西北 地区 位置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地形 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干旱 湿润气流难进入 山岭重重阻隔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②自然环境的经度差异 西 部 东 部 降 水 海陆位置 载畜量 自然景观 沙漠、戈壁 荒漠草原、草原 干旱地区 干旱和极端干 旱地区 农业特色 绿洲农牧业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以下 200mm以上 少 多 距海远 近 小 大 半干旱地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二、西北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气候异常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三、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请用箭头表示出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的关系 (2)由此得出荒漠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图中还能分析出荒漠化的什么原因? 1.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根本原因) 2.人类的活动不当 三、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2.人为原因的表现 为了增 加收入 无节制采掘药材发菜 严重破坏草场 人口激增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被 破坏固沙植物 过度樵采 草场载蓄 量降低 超载 放牧 土地 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 结构破坏 短期的经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 沙化过程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1、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区 2、绿洲地区 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农业规模 次生盐渍化 灌溉不当 蒸发旺盛 地下水位上升 盐分地表聚集 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这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