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54

湖心亭看雪[上学期]

日期:2024-05-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5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湖心亭,看雪,学期
  • cover
湖心亭看雪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入了明末清初文人张岱的山水小品代表作《湖心亭看雪》,全文不过160余字,却创造出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是描写西湖雪景的绝唱。如何打破文言文课堂教学沉闷的讲析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说笑,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有一点浪漫,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第一板块: 1.诵读比赛。 分男、女生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 2.解词比赛。 采用卡片、抽签形式进行比赛,共同完成字词解析和文章语句的解读。 3.精彩竞背。 分男、女生组进行个别背、分组背、对方抽背、小组续背。 第二板块:分为整体探究和局部探究。 1.标题探究。 师:从标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地点———湖心亭 事———看景 景物———雪 2.内容探究。 (1)作者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去往湖心亭,这一举动有何意味 明确: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雪景给诗人情感以寄托、以解放、以渲泄:它静幽,胜过官场的喧嚣;它清静,胜过官场的污浊,它旷远博大,胜过官场的局促压抑;它个性自由,胜过官场的人性束缚。所以作者才选择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的环境里,选择在子夜初更时分,驾小舟去往湖心亭,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情趣。 (2)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 “一痕”、”一点”又”一芥” 明确: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表现了他独特的感受,高度抽象地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 (3)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是不是矛盾 明确:不矛盾。突出了作者独有的孤高冷寂之感,虽有人同行,却无人同心,反衬出作者的孤独与落寞。 (4)舟子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这个“痴”字有什么含义 明确:指一般“俗人”下能理解的清高超逸的情怀。 第三板块:品词,在反复朗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 一读品词语。学生以“我认为·一词(字)用得好,写出了———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天与云、与山、与水”这个“与”字用得好,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 二读品美点。学生以“我认为句美,写出了…之美”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雾淞沆砀”一句美,写出了湖上雪光水气弥漫的景象。 三读品情感。学生以“我从文中____处,理解了作者___的心情”为话题发言。例:我从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处,理解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第四板块:创新活动 1.根据文章内容、意境、情感,创作一幅对联。教师给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学生如对出佳句,予以展示,进行鼓励。 赏雪景寄情山水 (品诗人感悟意境) 独驾小舟赏雪景 (偶逢知己饮亭中) 赏雪景深夜驾小舟 (逢知音亭中饮大白) 2.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则板书。(略) 3.尝试用白描手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段散文。 第五板块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谈阅读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