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77118

人美 版(北京)四年级美术上册《3. 画玩具》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7927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北京,四年级,美术,上册,3. 画玩具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画玩具》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第二学段 年级 四年级 相关 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四年级 上册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 2014 年 12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前面第2课《厨房一角》和后面第5课《画牌楼》构成了一个学习单元,表现方法属于线条造型系列。本课抓住了学生喜爱玩具的兴奋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线描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物体的不同质感。《厨房一角》侧重学习用线表现生活中物象的前后关系及画面构图方法。为本科线描写生玩具打下了基础。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能够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玩具的特点。本课《画玩具》一课分析与表现牌楼的整体结构和细部特征作了比较充分的技能准备。这三节课呈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本课位于两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有玩具陪伴,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本课就抓住了孩子喜欢玩具这个特点,让孩子们欣赏了不同的玩具图片,还自己带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玩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标中还指出注重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学习。在本课中,带领孩子对一个真实的玩具有步骤的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观察。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的方法。并让孩子们欣赏不同的线描作品,学会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为后面的艺术实践做铺垫。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四年级上册《画玩具》,属于“造型·表现” 领域中的一课内容,这一课位于本册的第2课《厨房一角》、第5课《画牌楼》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抓住了学生喜爱玩具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充分感受玩具的造型、材料及质地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通过挖掘学生对玩具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绘画的欲望。由于本课是线描课,需要更细致的刻画,所以需要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并且对美术有着很大的兴趣。并且在第一课《厨房的一角》中已经接触了线描这种绘画方法,学生可以绘画出物体的造型,但是对线条的使用还不是很理解,以至于不能够更深入的刻画。通过平时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喜好和欣赏学生的一些线描作品。我发现非常喜欢玩具并且喜欢玩具的种类很多,但是如果一涉及到绘画孩子就比较困难,比如从孩子的线描作品中我发现有些孩子不会观察,只能够画出表面的轮廓线条,而有些孩子则是观察到了,不知道如何用线条去表现,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把看到的用线描的方式完全表现出来。所以,依据这一结果,我决定在自己授课过程中,将学生的这些难点,作为自己教学的解决重点。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谈话法 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教学手段:通过游戏、教学课件、教学设问、作品比较、分析交流、动手绘画等开展学习活动。 技术准备: 1.学生材料:彩纸、水彩笔、勾线笔 2.教师材料:教师范作、PPT演示文稿、优秀学生作业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知识与技能: 学习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玩具的外形特征了解玩具的造型特点,感受其材质的不同。运用恰当的线条,表现玩具不同的质地。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感受玩具的不同造型与材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如何用线的变化表现出不同质地玩具的外形及材质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习惯以及严谨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