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92139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同步备课学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3次 大小:27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2021,备课,同步,意义,世界,中华文化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程标椎】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重点】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难点】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的意义。 【导学案】 一、基础感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影响? 2.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史实(人物、著作)? 3.19世纪中叶西学东渐的背景、表现、影响? 4.20世纪早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思想的表现?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公元前4世纪—7世纪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从汉字、儒学、佛教、制度、人口迁徙等角度分析) 对西方的影响 四大发明对西方的影响? 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表现?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 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 辐射其他国家,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佛教、四大发明、伦理观、哲学观、政治思想等传播影响世界) 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 【思议展】 1、材料:西汉末,佛教传入后,最初只被当作黄老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在皇室及贵族上层中间流传。东汉末年,佛教开始流向民间,在社会上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进一步发展。佛教经过不断的中国化而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至宋元时代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政治、伦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述汉代至宋元佛教在中国发展状况的特点。归纳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10分) 特点:佛教信仰由上层扩大到民间,再渗透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由最初的宗教发展为中国的佛教文化。 原因:佛教教义适合古代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统治阶层的提倡;知识分子的理论加工、改造;佛教内容的不断汉化、儒化。 2、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也较著名。……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华文明的学习,逐步深入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 材料三: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极为推崇。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兴起的什么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股潮流兴起的国际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