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792599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讲练课件——河南省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共26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1228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下册,PPT,26张,编版,语文部,学年
  • cover
人教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liào miǎn mò páng huáng zhào 察 检 激 盲 mái mán liánɡ liànɡ 儒学 懦弱 3.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4分) (1)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 (探寻 探讨 探询 探问)自己。 (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 (探索 探察 探究 探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 (实验 实践 实习 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 (领会 领略 领悟 领取)的。 探讨 探察 实验 领悟 4.填空。(8分)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美籍华裔____学家,_____奖获得者。 (2)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_____》《_____》两篇,和《_____》《____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是_____家主要经典。 丁肇中 物理 诺贝尔物理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儒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思考的能力。面对碎片化信息,我们需要系统积累、有效整合,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__①__是芜杂化信息,__②__需要系统地梳理,形成知识的网络,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而要理解分析。因此,__③__。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如果 ②就     B.①只要 ②就 C.①因为 ②所以    D.①既然 ②也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2分) 示例: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 A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4分) 6.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2分) 交代了写作背景,由自己获奖自然转入教育问题,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7.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进行说明。(4分) 示例:举例论证。文中举出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事例和实验研究竹子的事例,表现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并引出下文对格物致知的解释说明。 不能删。“可能”表示推测,如果删掉就过于绝对化,使语言表达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不能删。“大都”表示大部分,并不是全部。中国学生并不是全部都偏理论轻实验,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4分)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该要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发现事物的真相。(言之有理即可) C 【解析】A.瞭望(liào);B.接踵而至(zhǒnɡ);D.模仿(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探察  发祥地  战战兢兢  格物致知 B.激变 关键性 大相径廷 一帆风顺 C.震憾 显微镜 平心而论 不知所措 D.检讨 想象力 连琐反应 袖手旁观 【解析】B.大相径廷—大相径庭;C.震憾—震撼;D.连琐反———连锁反应。 A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暑假到了,学生们已经放假。作为家长,是给孩子报学习班,还是带孩子出去旅游?河南洛阳市民拜云鹏辞去工作,带着儿子徒步去西安玩耍,20天,400公里;51岁的冯超,带着两个孩子从洛阳一路徒步去北京,21天,530多公里。 材料二 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如果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里找一个最重要的,那一定是行万里路,就和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两句是一个意思。光看书是不能有真知的。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2分) 暑假期间部分家长带孩子徒步旅行。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行为的看法。(4分) 家长在暑假不给孩子报学习班,而是选择带孩子徒步旅行,这种方式与古人所追求的“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