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美术家达利》 是否属于地方 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美术 学段:五、六年级 年级 五年级 相关 领域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教材 书名:《美术》 -出卷网-:人民美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坚持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参考《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口头描述、写作等方法让学生能够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美术家及美术作品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学习目标是这样设置的:“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了解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家。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小学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更注重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运用,用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是此学段“欣赏·评述”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评述作品的态度应该更加真实,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眼光与观点,要充分保护学生纯属个人意见的勇气。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解析: 本课是美术对“欣赏·评述”领域内容的完善和补充。萨尔瓦多·达利,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西班牙画家,因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象方面,对超现实主义以及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人们留下扑朔迷离的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运用超凡的想象,把毫不相关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引发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应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达利的作品,鼓励学生用言语、文字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达利以及超现实主义这一艺术形式的初步理解和感受。表达对达利以及超现实主义这一艺术形式的初步理解和感受。 本课教材共有两个页面,第8页主要展示了一幅达利的报纸水粉画作品和两幅摄影作品,以启发性的文字介绍了达利,并着重分析了水粉画作品《梅·维斯特的脸》。第9页分别展示了达利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还以文字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了本课的铺垫,学生在学习第五课《奇妙的组合》时,一定会更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两课相辅相成,紧密联系。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第二阶段过渡到第三阶段,在“欣赏·评述”领域中,目标从对我国民族特色美术作品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到欣赏中外优秀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美术家达利》一课是美术教材修订版新增设的内容,为第5课《奇妙的组合》做铺垫。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阶段特点,真正欣赏术作品的机会比较少,尤其是接触外国美术作品和外国美术家的机会更加有限,本课的学习,是小学生认识,了解外国美术家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生在中低年级的美术学习中,更多的是动手实践,如绘画,手工等,对于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表达与评价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感受这一点来说练习比较少。本课正是要带领学生认识达利这位拥有超凡想象力,非常有天赋的美术家。通过欣赏观察达利美术作品,小组分析和讨论活动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欣赏,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一幅作品或一位美术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学会欣赏和描述美术作品的同时,也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过程,为今后中学美术鉴赏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美术家的不同创作风格,也为学生在美术课中其它领域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